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消費者協會昨天分析2015年全國消費投訴情況。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問題占投訴總量七成以上,遠程購物成投訴重災區,快遞投訴增幅最大。
在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的63.93萬件消費者投訴中,商品類投訴占48.34%,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交通工具占據前三;服務類投訴占總投訴比重為29.34%,呈現上升趨勢。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七成以上。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列的分別為:通訊類產品、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鞋、食品等。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以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為代表的遠程購物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多發領域。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遠程購物投訴2萬余件,占銷售服務類投訴的69.86%,其中網絡購物占比95.41%,比去年同期上升3.13%。
在遠程購物中,消費者主要投訴的對象涉及電商平臺、以微商為代表的個人網絡商家和電視購物等。電商平臺被投訴的問題有:一是商品質量不合格和假冒的現象比較嚴重;二是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實;三是消費者個人信息遭泄露;四是網上支付安全難保障。
近年來新興的網絡交易模式微商也成為投訴熱點。由于大部分微商是個人對個人的交易行為,且微商納入政府監管的時間并不長,目前市場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微商缺乏信用保證體系,如出現消費糾紛,消費者維權難;二是微商存在虛假宣傳行為,實物與宣傳不符;三是部分微商的“積贊”等活動難以兌現承諾。
跨國跨境相關投訴激增,維權成為新難點。跨國跨境投訴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在跨境旅游中,部分旅行社、導游利用信息不對稱欺詐消費者,或強制購物;二是商品質量存在問題,包括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耗,國內外型號不符等;三是售后服務不完善,如廠商對于境外購買產品不予保修,退換貨等問題。目前,由于我國跨境消費維權機制尚未建立,跨境消費維權環境還不成熟,維權難度很大。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5年全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3.93萬件,解決54.57萬件,投訴解決率85.3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