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11”制造的全球購物狂歡余音猶在。如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所言,雙11已成為一場全球范圍內的社會大協同。我更關注的是,這個源自中國本土的商業創新節日所激發出的就業大協同。
在雙11期間,從制造工廠、銷售商家、快遞物流到直接間接參與的各行各業人群,共同展現了這個波瀾壯闊的就業大協同畫卷。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截至2016年底測算,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個就業。依靠互聯網科技平臺創新產生就業機會,已經成為一種商業大趨勢。
全球52大核心商圈全面參戰天貓雙11,圖為上海正大廣場的美妝快閃店
此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當前就業存在和面臨的問題作出了要進一步增強創業創新和新動能對就業的帶動作用等五大部署,強調要創造更多新崗位、培育就業新增長點。在這方面,互聯網科技企業可能要承擔重要責任。
十九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現階段,我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人口眾多,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工業化尚未完成,市場機制尚不成熟,城市化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2016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7.35%,2020年要提高到60%,每年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亟待轉移。此其一。其二,“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需要在城鎮新就業的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青年人大約有1500萬。其三,隨著技術創新加快和產業結構調整深化,勞動生產率還會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會進一步優化,這樣還有大量勞動力需要再就業,2016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94825元/人,比去年提高6.4%,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的減員需要再就業。2016年去產能加快,部分傳統行業和資源型地區的去產能政策和轉型升級,職工安置的任務非常繁重。
面對現階段就業供需矛盾,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近幾年來,通過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深化改革,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城鎮新增就業每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今年前8個月就新增近千萬人就業,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974萬人,同比增加了26萬人。
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互聯網企業作為新經濟新動能的代表,發展勢頭強勁,帶動了千萬人就業。
新產業新模式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網上購物爆發式增長,今年1-10月份,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4.0%。互聯網的優勢在于減少中間環節,消除信息不對稱,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聯系了起來,訂單背后的市場需求帶動了投資,帶動了創業,帶動了就業。
9月26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了“2017年中國商品市場百強”“網上網下融合市場30強”“引領產業市場30強”榜單,在“2017年中國商品市場百強”榜單上,淘寶、天貓分別位列一二名。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近5.4萬名員工。互聯網企業帶動就業的數量遠不止這么多。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向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介紹阿里巴巴帶動就業情況
互聯網創業的低門檻優勢帶動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今年9月15日在人社部舉辦的首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上表示,阿里巴巴未來將通過創新型創業帶動1億人口就業。淘寶創業門檻低,創業者在淘寶開設一家店鋪幾乎是零成本,但卻可以擁有5億消費者群體。
低成本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吸引了很多人通過淘寶創業。鐘華,江西九堡鎮慈坑村人,2012年,組織村民成立養蜂合作社,2015年,成為農村淘寶合伙人,創出了自己的品牌“山里郎”,將蜂蜜通過村淘放到線上,銷路一下子寬了,如今,合作社有68戶蜂農,每年通過養蜂可以掙取三四萬元。同時,鐘華還把從農村淘寶學到的統一標準方式用于贛南臍橙的種植和收購,他要求九堡鎮果農按自己的有機綠色標準種植,并用自己名下的公司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不僅創出了贛南臍橙的有機綠色的市場口碑,還每年幫助零散果農增收近千元。阿里平臺上像鐘華這樣創業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包括大學生、女性、邊緣者和農村青年,淘寶上有16萬個殘疾人開設的網店,去年一年的銷售額是124億。”金健杭如是說。
村淘小二鐘華(右一)向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左一)介紹帶領鄉親脫貧致富故事
我們搞了三十年的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后又搞了三十多年的市場經濟,現在仍然處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長期以來,我們都是以產定銷,傳統體制和計劃經濟思維還在束縛著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互聯網,以摧枯拉朽之勢,不斷催生出新理念新產業新模式新職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商品市場還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消費者為王的時代來臨了!真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生產和投資的時代來臨了!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年。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改變以產定銷的舊思維為以銷定產的新思維,訂單至上,消費者至上。就是要從供給側發力,以改革創新促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去掉那些不適應消費需求變化的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增加那些供不應求的或老百姓有錢卻消費不到的產品或服務的短板的供給。互聯網正契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互聯網平臺的低門檻,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活了微觀主體的內生動力,這種基于消費者需求的互聯網創業創新適應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要求,反過來又不斷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如果國內消費品品質提升了,中國人真不用到國外去背什么馬桶電飯鍋之類的。
現在,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變化呢?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消費結構處于劇烈變動時期;人均3000美元到8000美元時期,消費結構則明顯升級,生存型消費比重大幅度下降,發展型享受型消費特征凸顯,人們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和精神享受層面的消費明顯增加。從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消費結構變動也基本遵循這一規律。2016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126美元,消費結構升級特征明顯。今年8月份,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4.9%,通訊器材類同比增長了12.2%,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消費升級類產品增長明顯加快。
展望未來,隨著政府就業戰略、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進一步實施以及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等促就業創收政策的落實和完善,互聯網科技平臺將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更多地開創平臺型就業與創業型就業,并不斷催生出大量新職業,在這個過程中,將會有更多類似村淘小二鐘華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