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由于疫情“口紅銷量下滑過半”一度占據(jù)了熱搜后,美瞳接過了彩妝界的下一棒。
逸仙電商因為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成功打開了上市之路后,又殺入了美瞳市場。不久前,完美日記推出了首個美瞳系列產品,已經在粉絲社群中推廣,并將陸續(xù)覆蓋各大電商渠道。
資本也開始在這一領域內淘金。近日,美瞳品牌Moody完成了新一輪戰(zhàn)略投資,投資方為騰訊投資。成立不到兩年的Moody,至今已完成五輪融資。
短短幾年時間,美瞳已經從微商的朋友圈走進了天貓品牌旗艦店。與此同時,在小紅書平臺上,美瞳類的種草筆記已經多達70萬篇,超越了眼妝相關的帖子數(shù)量,藝人虞書欣的同款美瞳在天貓上的月銷量已經超過5萬件。
美瞳賽道會是下一個“金礦”嗎?
資本熱錢加速涌入
2020年以來,美瞳市場頻頻傳來新的融資消息。2020年5月,美瞳品牌CoFANCY可糖完成了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該品牌的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真格基金、碧桂園創(chuàng)投、華創(chuàng)資本等。2020年10月,KILALA可啦啦完成Pre-A輪及A輪融資,累計金額近億元,投資方為KIP中國、峰瑞資本。
2021年2月25日,Moody完成總額約3.8億元的B輪和B+輪融資,它的投資方里,包括高瓴資本、經緯中國、騰訊投資、小紅書等;同月 ,4iNLOOK宣布完成1億元B+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4億元。
美妝品牌們也看中了這塊市場。除了完美日記外,在今年1月,彩妝品牌Apinkbaby關閉了自己的淘寶店,轉型代理美瞳品牌。
資本熱錢蜂擁而至,看中的是美瞳市場的消費潛力和廣闊前景。
美瞳早期是作為“彩色隱形眼鏡”出現(xiàn)。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是世界上視力矯正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且年輕人近視率還逐年上升,但隱形眼鏡的佩戴率僅為10%,遠低于日本的32%和中國臺灣的34%。
伴隨著美妝市場的發(fā)展,“眼睛經濟”走俏,美瞳類產品歷經數(shù)次迭代升級,在用戶認知中,已經轉為了美妝產品,尤其是在年輕女性用戶妝容中,越來越常見。峰瑞資本孫千慧曾稱,“從縱軸看,美瞳從最初早的醫(yī)藥用品變成消費品,再迭代成快消品,然后疊加美妝大爆發(fā),進一步發(fā)展為美容美妝化。”這也為美瞳產品的增長帶來了契機,更大的市場也在孕育之中。
美瞳賽道最早進入的廠商是傳統(tǒng)隱形眼鏡公司,如強生、博士倫、愛爾康等,隨著“韓流”文化和美容市場的興起,日韓的美瞳品牌逐漸占據(jù)市場。直到現(xiàn)在,Moody等為代表的國產美妝品牌跟隨時尚趨勢,推出了各色樣式和色彩的美瞳。美瞳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也屢次突破新高。
Moody團隊曾分析稱,2020年國內美瞳終端銷售金額已經超過200億元,且過去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值高達41%。而相比日本接近35%的隱形眼鏡滲透率,中國的隱形眼鏡滲透率僅有7.5%,中國美瞳行業(yè)相比成熟市場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美瞳的銷售額、購買人數(shù)、消費頻次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據(jù)《2019年線上彩瞳消費洞察報告》披露,中國隱形眼鏡零售消費市場中,彩色隱形眼鏡已經超過隱形眼鏡整體的增速。消費群體由90后和95后主導,其中95后人群比例不斷擴大。
報告中還提到,有意思的是,有32.9%的消費者即使沒有近視,也會購買美瞳來為自己的顏值加分,美瞳已經成為年輕消費者化妝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眼妝經濟帶動美瞳生意
2020年開始的疫情,給各行各業(yè)帶來沖擊,但卻催紅了“眼妝經濟”。
在經濟學中,有“口紅效應”的存在。這是一種有趣的經濟現(xiàn)象,在美國,每當經濟形勢不佳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上升,這是由于口紅被消費者看作是“廉價的奢侈品”,反而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欲。但在疫情影響下,這一效應發(fā)生了改變:口紅銷量反而受到了限制,這是由于口罩遮擋了人們的面部,于是,人們平時妝容的重點也轉到了眼妝上。
據(jù)韓媒報道,在2020年下半年,眼妝類產品的銷售額比上半年增長了10%。作為眼妝重要組成部分的美瞳,也備受消費者追捧。
韓國能在美瞳市場上占據(jù)一席之地,與韓國流行文化、偶像的影響密不可分。被明星戴過的美瞳款式,銷量往往會直線上升,而商家在推廣時,也常以明星照片作為主宣傳圖。當紅女團偶像組合Blackpink代言后,Olens、Cruum等品牌的名氣就普遍上漲,在社交媒體平臺,有關偶像明星林允同款、李圣經同款的討論絡繹不絕,前不久韓劇《女神降臨》的熱播,又再次掀起女主同款美瞳的熱議。
類似的“明星效應”也出現(xiàn)在國內,帶動了美瞳國產品牌的市場推廣。偶像明星虞書欣、宋妍霏佩戴的美瞳,也一度在社交平臺和各大電商應用上,受到廣泛關注。
美瞳出圈的背后,是款式日益豐富的美瞳樣式。
以頭部品牌為例,Moody推出經典日拋系列、小直徑的少女白日夢系列,為了滿足追求新奇的消費者,還推出了主打漸變撞色的靈感動物園系列和天空DISCO系列,而Cofancy主打的是高光系列和甜星系列。
在小紅書等平臺上,社區(qū)達人們不僅會推薦特定款式的美瞳,還會向網友推薦配套的妝容,適合的場合和穿搭。為了突出產品特色,各式美瞳會被貼上相應的標簽,如“小鹿眼”、“狗狗眼”、“仙女瞳”等,在色彩方面也越來越豐富,比如有亞洲人喜愛的茶棕色、巧克力色,也有藍色、粉棕色等較為新奇的顏色,同樣具有人氣。值得注意的是,色彩豐富的美瞳還吸引了不少小眾亞文化群體,如動漫cosplay愛好者、lo服愛好者等。
美瞳逐漸成為了和美發(fā)、眼妝地位相當?shù)拿廊蓓椖?。一位年輕的女性用戶表示,她從大學時就開始佩戴美瞳,而且明顯感到,美瞳已經產生了自身的“潮流趨勢”,并在不斷變化。“比如前幾年流行黑色美瞳,那時的審美潮流是美瞳讓你的瞳孔顯得越大越好;這幾年開始,小直徑的美瞳更受歡迎,因為看上去更自然,淺棕色、灰色這類柔和色彩的美瞳取代黑色成為主流了。”她表示,自己以前都戴年拋、半年拋型產品,但現(xiàn)在已經改為了月拋或日拋產品,網絡上各大購物節(jié)時,她都會囤上好幾種顏色的美瞳,“日常戴棕色,節(jié)假日戴紅色”。
隨著美瞳的消費趨勢已經從年拋、半年拋型向日拋型轉變,拋期的變化也帶動了美瞳市場的增長速度。Moody的創(chuàng)始人慈然曾表示,如果所有美瞳用戶都從年拋型到日拋型轉變,這意味著整個市場還有10倍的增長空間,就算只有一半的用戶改變,“我認為即便保守估計,整個市場也至少有5倍增長的空間。”
使用功能和期限決定了美瞳是一種高頻率、高復購率的美妝消耗品,復購率通常能夠達到30%-50%,而口紅、眼影等彩妝產品的復購率僅為20%。
此外,美瞳產品豐厚的利潤空間也吸引了諸多玩家。根據(jù)博士眼鏡的財報,在2019年其隱形眼鏡的毛利率為55.5%。新消費品牌方面,可糖創(chuàng)始人趙威曾透露,日拋美瞳10片裝的的毛利率在50%上下,年拋毛利率更高。美瞳代理商渠道因為沒有平臺扣點,利潤翻番不止,一位美瞳二級代理商透露,其代理的某品牌,一盒日拋美瞳代理價約70元,指導售價為單幅188元,毛利率為62.8%。
供應鏈和醫(yī)療風險難題待解
但美瞳市場要做大,仍然還有不少難題待解。
雖然已經被廣大用戶看作快消品和美妝用品,但實際上,美瞳并不屬于化妝品。根據(jù)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規(guī)定,彩色隱形眼鏡,也就是美瞳產品,被定位為第三類醫(yī)療器械。
“美瞳”最初就是強生公司專用的注冊商標,是該公司為亞洲市場設計的具有美容效果的隱形眼鏡系列品牌。美瞳的第一個銷售巔峰出現(xiàn)在2011年,行業(yè)出臺新規(guī)后,美瞳微商開始大行其道,從2015年開始,美瞳的銷售渠道向線上轉移,2015年-2020年,電商平臺美瞳的CAGR達到了50%以上。
和其他彩妝產品不同,由于直接接觸眼角膜,美瞳的生產和銷售在很多國家受到了嚴格限制。在日本,保質期超過一個月的美瞳產品已經被叫停,不能再合法存在。在美國,用戶需要在經過專業(yè)眼科醫(yī)生驗光、復查,確定角膜弧度和度數(shù)后,才能配上一副美瞳。
“線下眼鏡店售賣隱形眼鏡時,需要辦理第三類醫(yī)療器械許可證,同時還應配備驗光儀、裂隙燈、洗手池等設備,所有的產品必須可以追溯廠家,通過國家批準。而電商平臺和微商平臺購買的美瞳,生產標準、產品質量都難以保障。”一位線下眼鏡店銷售人員告訴AI財經社,他們不賣新消費品牌,只賣博士倫、海昌等主流廠商的產品。
佩戴合格的美瞳產品對眼球健康非常重要。上述眼鏡店員解釋稱,“隱形眼鏡覆蓋在角膜前部,有時會造成角膜缺氧水腫,如果佩戴時不注意衛(wèi)生,眼部還容易感染細菌,患上角膜炎、結膜炎。很多長期佩戴美瞳的人都會磨損角膜,而角膜的損傷是不可逆的,視力容易受到影響。”
也因此,生產和銷售美瞳產品仍存在著醫(yī)療風險。尤其是在在電商平臺上,美瞳產品的質量問題不斷出現(xiàn)。
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fā)帖稱,短時間佩戴美瞳后眼睛充血、發(fā)紅、異物感明顯,后就醫(yī)確診結膜炎,醫(yī)生明確給出答復,這是由佩戴美瞳造成,但她將醫(yī)生的診斷結果發(fā)送給該產品天貓店鋪的客服后,對方僅同意退貨,卻拒絕賠償醫(yī)藥費。電商應用上銷售的美瞳產品是黑貓平臺上投訴的重災區(qū)之一,不少消費者質疑稱,在戴美瞳后出現(xiàn)過“流眼淚”、“眼睛酸脹疼痛、視線模糊”、“眼球出現(xiàn)紅血絲”、“店家發(fā)的是假貨”等問題。
除此之外,國產美瞳廠商與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的供應商相比,產品質量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國產品牌和韓國品牌的差距主要在于材質。比如同樣是硅水凝膠美瞳,韓國的產品就品質更好,尤其是半年拋、年拋型產品舒適度良好。韓國美瞳的基弧做得也好,基本都不會磨眼。韓國市場也已經發(fā)展得很成熟,對廠商而言,國內廠商的庫存壓力更大。”一位代購說。
他進一步補充說,相當一部分日本、中國品牌的加工工序,是在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代工廠進行的。
國產美瞳也因此面對了韓國產品的有力競爭。CBNData消費大數(shù)據(jù)顯示,線上彩瞳產地消費占比方面,中國位列第一,韓國排列第二。此外,韓國作為線上彩瞳的主要進口產地,近一年來線上消費增速明顯,程瀟、林允等韓流明星的消費影響力也位于前列。
但目前,大部分國產品牌仍然產品的差異性不強,在產品設計包裝方面也同質化嚴重。例如Moody和CoFANCY,兩個品牌的產品總體來說還都是設計偏少女感,走的是“小清新”路線,包裝上也和眾多的日韓品牌相較,并沒有什么明顯的風格差異。
美瞳市場的發(fā)展仍然處于早期。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品牌價值,也是美瞳新品牌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lián)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