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十一產生了2.78億個訂單,截止11月14日14時,這些訂單已經有4000萬個被簽收,值得注意的是雙十一當天產生的訂單中有10%是被發往農村的,在天貓雙十一產生的571億交易額中,也有10%是來自農村的消費。這也意味著農村的網絡消費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挖掘。
3-5線城市成交額增長最快
根據發往農村的快件顯示,平板電視、洗衣機等大家電的需求農村高于城市,其中手機和平板電視占據了農村消費的前兩名,這主要由于農村消費者平時在渠道和價格上沒有被公平對待,可以看見大家電產品在農村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阿里研究院的調研得出,“雙十一”成交額增長最快的城市均為3-5線城市,在過去的數年中,網購對欠發達地區消費拉動效應更為明顯。
菜鳥系統:“571億之外最大的收獲”
統計顯示,各快遞公司為“雙十一”新增從業人員25萬以上,改擴建運轉中心100多處,超過百萬物流人員參與配送。盡管服務無法與自建模式的效率媲美,但2.78億訂單帶來的“包裹大軍”下,系統沒有爆倉,讓天貓總裁王煜磊將菜鳥系統對物流的控制能力看做“571億之外最大的收獲”。在王煜磊看來,在物流高峰平穩度過后,今年“雙十一”的整體情況均在預估的大致范圍內。
不可動搖的趨勢是,網購的確在中國消費大盤子中占有越來越高的地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3967億元,平均到每天即為773.1億元。按此數值計算,“雙十一”當天阿里銷售額占到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3.9%。而去年這一數字是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