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已經落下帷幕了,接下來是大批量的快遞“奔跑”在路上。近日,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這個雙十二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7051萬件,比去年雙十二包裹量增長41%。不過,從各個數據比較,雙十二銷售實際上還是比不上雙十一,由于數據不美觀,各大電商都沒有公布出雙十二的數據。
各家電商集體避談雙十二
“關注‘雙十一’買家最高搜索指數達312065點,‘雙十二’買家最高搜索指數才7318點。”這是來自淘寶網的數據,40余倍的差距一下子將兩個同為電商促銷節的對比顯示出來。各類統計數據表明,雙十二銷量確實沒比過雙十一,僅以彩電銷售規模,環比雙十一大幅下降了74%。
雙十二之后,各電商都沒有公布銷售額。淘寶只是在雙十二當天下午對雙十二總結到,第1小時內,“剁手族”買走了100萬雙靴子、60萬條圍巾、14萬罐奶粉、30萬枝鮮花……之后沒有發布具體數據。隨后公布的淘寶城市生活榜單排名。其他電商同樣如此,京東也沒有在網站上公布自己的數據,國美在線、蘇寧易購、1號店等也沒有像往常直播交易情況。
消費者購買疲勞電商改變策略
至于原因,有專業研究人員認為,主要是因為造節頻繁。一方面,雙十二處于雙十一、“黑色星期五”美國版雙十一之后,這兩個節日已經讓很多消費者“剁手”了,而在雙十二之后又即將迎來的是圣誕節、元旦節,幾個節日連接在一起。頻繁的電商促銷,讓人產生消費疲勞,因此雙十二再怎么促銷也不會重現雙十一的瘋狂。對此,淘寶旗下的螞蟻金服承認,“與雙十一的巨大線上交易量相比,雙十二無論是參與商戶數,還是交易量都無法相提并論。”
為此,電商改變了以往單純價格戰的策略,而是轉入了服務方面。例如淘寶主攻“方便”服務,它強推手機客服端,并與便利店、餐廳等線下店面合作,讓消費不存在找零的問題。而京東則是主攻“貼心”服務,它在雙十二推出“天使在服務”活動,在包括沈陽在內的7個城市各挑選出10位用戶,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送出用戶需求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