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阿里巴巴開展了“中國質造”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阿里巴巴平臺產品質量和帶動產業的發展,讓傳統企業快速轉型升級,提高增效。
早在今年4月下旬,已經有來自福建莆田的多家鞋業品牌商登陸“中國質造”的頻道,統計顯示,活動僅4天就在淘寶等平臺賣出了17萬雙鞋子。今天,又有超過140個來自廣東的鞋及箱包品牌,正式亮相淘寶平臺,這些品牌商都具有10年以上的生產管理經驗,而且都曾經為國際知名品牌做過外貿代加工。
根據淘寶方面的數據,2012年,廣東在淘寶的年銷售額只有50億到60億元,到2015年3月底超過6000億元。2014年的B2B銷售數據顯示,服裝、箱包、數碼三個行業,占據廣東全行業在線交易金額的63%,廣東也是Prada、LV、Gucci、新秀麗等國際知名品牌的重要代加工基地。
阿里巴巴公關謝敏今天接受采訪時說,希望能夠從中扶持一批優質品牌,利用阿里的渠道推廣起來。謝敏還表示,“中國質造”的每件商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并且淘寶方面還會通過淘寶大學對店家開展培訓。
未來,阿里巴巴考慮將會同質檢總局等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對順德廚電、汕頭玩具、中山家具、佛山衛浴等產業帶進行梳理和扶持,帶動多個類目的廣貨自主品牌發展。按照規劃,阿里巴巴將扶持100個產業帶,1000個明星品牌,推動1萬家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品牌戰略專家認為,淘寶這種做法值得肯定。
這對傳統代工廠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一家服裝代加工廠的負責人表示,很多廠商都希望能升級,做自己的品牌,但同時心里也有很多顧慮。
因為品牌升級不及時,在制造業集群的廣東地區,很少有所謂的“品牌”廠商。以鞋業為例,長期以來,很多高標準、精工藝的好鞋被國際眾多知名品牌所壟斷,廣東也一直以“世界工廠”的身份存在。但隨著國內原材料不斷上漲、人力成本快速增加,眾多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廠利潤越來越薄弱,只能不斷縮減產能。有服裝代加工廠負責人坦言,代工廠競爭激烈,能做自己的品牌當然好,但要是沒有好的銷售渠道,那都是白搭。
阿里巴巴發起此次活動的目的是,借助阿里強有力的電商平臺優勢,力促廣東這一全球優質的傳統制造業基地不斷發生變革,重新書寫外貿代加工的價值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