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活躍消費者5億余,福布斯“全球最具價值消費品牌”近8成入駐天貓,去年新創且有成交的中小商家超3百萬家……邁過18周歲的阿里巴巴早已超越電商平臺,成為一個突破了線上線下界限和空間局限的經濟體,也正肩負著艱巨的平臺治理責任。10月11日,在云棲大會“數據力量•社會治理的共享與共治”分論壇上,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首次集中向公眾展示大數據帶來的社會治理變革。
10月11日下午,云棲大會“數據力量•社會治理的共享與共治”分論壇在云棲小鎮舉行
“2016年淘寶新開店鋪為1020萬家,有成交的就超過300萬家,這其中約35%賣家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30歲以下的創業者就占到超60%。”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花名“滅絕師太”)表示,在這個繁榮多樣的生態中“我們既要考慮消費者保護,要保證市場活躍,營造健康的創新創業環境,也要為品牌權利人提供服務保障權益。”
鄭俊芳在云棲大會“數據力量•社會治理的共享與共治”分論壇做主題演講
據鄭俊芳介紹,如今的阿里巴巴正在充分利用數據力量,面向消費者端能做到假貨快速退款;為創業者提供平等創業機會和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發現那些“小而美”賣家;同時面向社會通過數據做到快速合規,成為行業標桿。
阿里巴巴是全球最早一批使用現代OCR的互聯網公司,技術能力走在世界前列。”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技術專家賈夢雷還首次向公眾披露“雷音識字”技術。據其介紹,新廣告法實施后海量的商品描述有了違規風險,而平臺上90%的商品描述在圖片里,比如說“頂級”、“最優質”、“極品”等。“‘雷音識字’技術就是一雙智慧之眼,監控全網近20億商品,并將違規商品揪出來。”賈夢雷說:“目前技術對寶貝詳情圖平識別均準確率為97.6%,已接近人眼識別能力。”
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賈夢雷向公眾披露“雷音識字”技術
阿里的圖像識別能力到底有多強?平臺治理部公布的一組數據可以說明。據統計,2016年全年阿里超強的圖片識別技術已累計計算1000億張圖片,每日為20億在架寶貝的圖像安全保駕護航。每日計算商品圖片約6億張,每年計算約圖片面積4.26平方公里,相當于48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土地面積。每秒掃描圖片文字23,546,287個,相當于每秒可掃描識別501本《康熙字典》的漢字量。
目前,該圖像識別技術以審核包括身份證、發票、營業執照、專利證書在內的23種資質圖。“像專利證書的識別率高達99.3%,這讓快速合法合規成為了可能。”賈夢雷說。
資質圖審核被運用在平臺治理的各個場景中,依靠科技手段的運用,阿里食品安全管控已經成為行業標桿。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阿里一直在提高平臺食品準入機制,目前圖像識別技術的快速覆蓋更是讓網絡食品管控事半功倍,該技術不僅能審核賣家準入經營許可證,還能識別并攔截違規商品圖片,大大凈化了平臺環境,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在分論壇圓桌會議上,浙江省雙打辦主任徐高春、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張雪林、浙江省質監局稽查總隊總隊長方華,浙江高院審判管理處處長姚海濤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
如今,社會共治已成為打擊假冒偽劣的一把“利刃”。近些年來,阿里巴巴通過政企聯手聯動,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手段,積極與全國各地執法部門開展平臺治理合作,形成從資質審核、線下源頭專案打擊到質量共治扶優的共治閉環,構建多方參與的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