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助力農業,拼在技術上,也推“原產地直發”產品,一起來看看。
一:拼多多拼在“云端”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組委會評選出了“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其中,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其“農地云拼”技術獲得“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
“農地云拼”是什么?即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以此帶動農產品大規模上行,讓農產品突破傳統流通模式的限制,直連全國大市場。
在這一模式的推動下,拼多多2019年實現農產品成交額1364億元,超過平臺年度成交總額的13%,遠高于3%左右的行業平均水平,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銷售電商平臺。2020年一季度,平臺新增涉農店鋪27萬家,已100%覆蓋全國的縣級行政區。
而這種在“云端”助力農業數字化的方式,讓人耳目一新,也看得出拼多多不僅僅是一個電商平臺,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科技公司。
一方面,拼多多善于以大數據、算法等技術建成一套“貨找人”的模式。
2018年,拼多多建好的“農貨中央信息處理系統”,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農產區及其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跟蹤,這為其在農業領域實踐“貨找人”模式提供了樣本。
同“人找貨” 模式相比,“貨找人”模式通過分布式 AI算法為消費者智能化推薦產品。即,消費者能在拼單后享受到更低的價格,拼多多也能通過拼單獲知消費者的喜好,將會以算法等進行更精準的匹配與推薦。并且,在消費者與產品的日益交互中,平臺能進一步改善,利于設計定制化服務。
運用至農業上,通過理解人對農業及農產品的需求,拼多多將“投機”的產品拼在一起,以此推薦。
另一方面,拼多多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優勢,懂得將AI與農業相結合。
以農研比賽為例。今年7月,拼多多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舉辦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發起了一次人工智能與農人的對戰。比賽中,有4支AI隊伍和4支頂尖農人隊伍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南昆明比拼種草莓。當然,該比賽的目的并不在分出勝負,而是致力于通過農事經驗和人工智能的結合,體驗“AI+農業”的魅力之時,探索出更具本地化的科學種植解決方案。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曾表示,一方面完成流通鏈路的數字化,一方面深入上游探索生產種植的數字化提升,拼多多打通從流通到生產的數字化鏈條,幫助農業產業帶進入精細化生產+流通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近日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還將擴大“農貨智能處理系統”覆蓋范圍,強化數據應用。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除了繼續投入精力優化算法和AI系統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對人才的培養。
關于未來的戰略,拼多多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將在農業領域繼續創新,投資于農業供應鏈和生態系統,繼續加大在農產品領域的“重”投入力度,持續投入買菜業務,與合作伙伴共建凍庫冷鏈,提升農產品流通的效率等。
從人出發,以技術驅動,拼多多的農業上行之路仍在繼續。
二: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平臺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舉措,加大對優質果蔬、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
據悉,拼多多將加大農產品補貼力度,通過“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兩大核心資源為時令水果及生鮮提供需求。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平臺將發動平臺商家和新農人加大在農產品生產、收儲的投入,并與各方探索產品包裝、冷鏈物流等新合作,加強原產地建設。
另外,此次推出“原產地直發”,拼多多還將擴大“農貨智能處理系統”覆蓋范圍,強化數據應用。狄拉克表示,“除了繼續投入精力優化算法和AI系統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對人才的培養。” 他指出,原產地直發”將納入拼多多新農人培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