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表明,很多內陸人都喜歡去香港或澳門買東西,認為東西質量較好,但是,隨著淘寶的擴大,通過淘寶購買內陸的產品開始逐步流行,據悉,港人愛網購,主因是“快捷省時”,其中購物的主題以女性教育程度較高的青年為主。
“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臺灣買家通過淘寶購物的訂單平均每天約有7萬個。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陳映竹表示,大陸購物網站推出繁體版本,打造便利、溝通無礙的購物環境,同時帶動消費者持信用卡直接消費的比例增加。另外,消費者追求商品獨特性也是跨境網購主因,預估未來跨境網購熱潮將持續。
跨境網購的發展,支付方式和寄遞是兩個關鍵環節。之前,臺灣用戶在淘寶等網站購物,由于沒有快遞公司提供直接便捷的寄遞渠道,所購物品往往要經歷多次轉寄,才能到達用戶手中,周期長、成本高。去年,兩岸知名快遞企業攜手,合作助推“跨境網購”。
港人在內地網購的物品,通過集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費問題,將網購的物品統一寄到深圳,再由運輸公司將多個包裹重新打包集成一單寄到香港。
港臺的網購熱潮成了輿論關注的社會現象。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年度對賬單顯示,支付寶有一半的現金流因為淘寶而產生,在這張賬單中,列出了十大城市人均支出金額,結果竟有4個臺灣城市赫然上榜。臺灣《商業周刊》據此推斷,3年后,臺灣會有300萬淘寶會員,淘寶網帶來的網購新勢力,已經在改變臺灣的消費習慣、投資機會甚至是工作機會。
進軍香港、臺灣市場,電商也在打通物流、金流環節下足了工夫。目前,臺灣玉山銀行以及第一銀行分別與大陸支付寶、財付通合作,但大陸消費者只能通過網購購買臺灣商品,目前臺灣消費者在淘寶網購買大陸商品只能利用信用卡或開設支付寶賬戶,手續相對繁雜。對此,島內學者指出,電子金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點方向,長期來看一定要走向跨境金融服務,臺當局應該在此方面有更多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