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稅價格比貨值高
關稅大棒終究是砸到了美國賣家身上。
最近,一家在亞馬遜上主賣智能家居及無線攝像頭的美國品牌Wyze,在X上曬出了第一張關稅賬單,這批貨從中國進口,大約1300個泛光燈,貨值16.72萬美元,結果關稅要付25.50萬美元,比采購價高出一半。
此外,還有579美元的“其它費用”。Wyze官號直言,“這關稅比我們公司任何一位創始人的年薪都高。”
美國品牌曬關稅賬單 圖源:X
不過,評論區網友的反應卻大不相同,有人表示理解,支持這樣白手起家的美國企業。但也有人表示“這下知道了,Wyze的產品都是垃圾。”
當然,也有理中客表示,“到處都能看到Wyze的產品,因為便宜就買了。如果它的質量更好,而且是美國制造,我愿意出更高的價格購買它。”
對此,Wyze表示,公司過去一年多一直在努力將生產線遷出中國,現在也在加快動作,但距離最終項目落地大約還需要60天。如果后續關稅稅率持續高企,Wyze也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
眼下T86免稅政策取消,除了Wyze,其他主營貨值在800美元以下的美國企業也正為巨額關稅頭疼。
在T86政策取消前夕,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致信特朗普,請求其將鞋類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范圍之外,信中寫道,“很多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平價鞋履的公司,既無力承擔高額關稅,也沒法將成本轉嫁。如果對等關稅持續下去,這些公司就只能倒閉。”
知名鞋牌也紛紛加入這場游說,包括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等大牌在內的76家鞋類品牌都簽署了這封致信。
鞋類巨頭請求關稅豁免 圖源:CNBC
協會表示,“在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關稅之前,美國童鞋等產品就已經面臨高額關稅。現在,加上對等關稅,美國鞋類公司預計將支付150%-200%的關稅。”“很多訂單已經被擱置,美國消費者的鞋類庫存可能很快就會用完。”
目前,按照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實際關稅稅率高達145%;越南和柬埔寨兩地商品的關稅稅率也超過45%。而這些國家都是美國鞋類供應的主要來源國。
越南柬埔寨關稅稅率 圖源:CNBC
二、關稅的代價
其實,Wyze還算是有實力的企業,能一邊頂著高額關稅過渡,一邊轉移供應鏈。但凡換個小企業,那可能就是借錢繳稅,或者缺貨停業。
一位經營小本生意的美國女孩在TikTok上吐槽,她的所有產品都從中國進口,現在因為關稅,大約3000美金的布料進不來,她既沒辦法直接棄貨,也拿不出更多錢來繳稅。
美國小企業主抱怨關稅 圖源:TikTok
另一家年營收在500萬元的美國品牌Prime Stella創始人也表示,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嚴重,不僅人工成本高,而且缺乏配套的供應鏈。所以Prime Stella的產品一直都從中國進口,現在特朗普加征高額關稅,Prime Stella很可能面臨倒閉。
亞馬遜賣家 圖源:央視新聞
顯然,高額關稅下,沒有一家跨境貿易企業能夠逃脫影響。美國中小企業要應對的“陣痛”可能是倒閉危機,大企業要應對的“陣痛”是短期內承擔高額關稅,長期內轉移供應鏈。
反觀中國企業,家居大賣致歐科技宣布繼續擴大歐洲業務,加快現有新品推出速度,拓展高貨值類產品,逐步實現歐洲全渠道銷售。
3C大賣安克創新表示,短期內,公司主要依靠海外現有庫存降低關稅影響;長期布局上,公司將繼續提升產品力,擴大品牌效應,同時大力拓展歐洲、東南亞、澳洲等非美市場,分散區域政策風險。
以中國直郵低價商品為特色的跨境電商巨頭Temu則在T86政策取消前,暫停了中國直郵供貨,現在網站上顯示從中國發貨的商品已經被標記為缺貨。
Temu暫停中國直郵 圖源:CNBC
與此同時,Shein和Temu正大幅削減美國業務廣告支出,轉而向歐洲、拉美等地區投放大量廣告,其結果是本應在美國市場形成的增量,轉移到了其他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中美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高額關稅都正在擾亂其現有業務,迫使它們做出調整,最直接的影響是企業照常繳稅,把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更深層的影響則是貿易脫鉤,但這顯然不是雙方期望的結果。
所以,對企業而言,負面影響基本有所預計,只是沒有人能準確說清這場風暴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