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東一季度營收3011億元 同比增長15.8%
京東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收入3011億元,同比增加15.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經營利潤為105億元,去年同期為77億元,經營利潤率為3.5%,去年同期為3.0%;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9億元,去年同期為71億元,凈利潤率為3.6%,去年同期為2.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28億元,去年同期為89億元,凈利潤率為4.2%,去年同期為3.4%;每股美國存托股攤薄收益為7.19元,去年同期為4.53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每股美國存托股攤薄收益為8.41元,2024年第一季度為5.65元。
2、京東回應外賣業務中期目標
在京東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被問及外賣業務的中期目標時,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在現階段京東更關注用戶和商家體驗,當然公司也關注業務規模和ROI。她表示,外賣業務可以和京東現有的核心業務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京東的目標是在中長期進一步提升京東整體生態的協同效應和運營能力,為長期的健康增長提供動力。
3、Shopee菲律賓將終止快速發貨項目
Shopee菲律賓本土店最新公告顯示,平臺將于2025年7月1日正式終止快速發貨項目,同時符合資格賣家享有的1%傭金折扣也將同步取消。
4、中美貿易緩和,Shein和Temu迎來補貨 “黃金期”
出海網5月13日消息,中美近期達成臨時削減關稅協議,雖未恢復針對中國電商包裹的 “最低申報價值免稅” 政策,但為 Shein 和 Temu 等在線零售商爭取到調整業務的寶貴窗口期。
此前,特朗普政府于 5 月 2 日終止 “最低申報價值免稅” 政策,該政策曾允許價值低于 800 美元的中國和香港發往美國的網購包裹免征關稅,Shein 和 Temu 借此迅速走紅美國市場。政策取消后,中國商品面臨高達 145% 的關稅,嚴重沖擊了它們的低價商業模式,兩家企業削減在美廣告支出并轉向歐洲市場。
此次關稅從 145% 臨時下調至 30%,貿易專家認為,Shein 和 Temu 會抓住這 90 天緩沖期,通過海運集裝箱批量發貨補充美國倉儲庫存,應對未來可能的加稅。同時,它們還會根據商品價格,靈活選擇直郵或集運模式。目前,Temu 已在調整商業模式,從 “工廠直郵” 轉向 “本地賣家銷售” 。此外,這一貿易緩和也可能讓亞馬遜部分第三方賣家在假日購物季前從中國加快訂貨,但商家參與情況仍不明朗。
5、Temu將全面升級平臺商品質量管控體系
Temu宣布與國際檢測巨頭Eurofins達成戰略合作,全面升級平臺商品質量管控體系。Eurofins將對服飾、珠寶、玩具、電器等類目實施獨立安全檢測,確保符合CPC兒童產品認證、GCC成人服飾合規及RoHS電磁標準等法規要求,并為新入駐商家提供一站式認證服務。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