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碼上淘”開放戰略,推出“碼上淘”平臺,并公布了第一期五大應用:“商品碼”、“服務碼”、“碼上店”、“互動碼”、“媒體碼”。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張勇表示,這是阿里對消費者數據挖掘的開始。
碼上淘的前端是一支無處不在的“碼家軍”。你在前端各種環節幾乎都無法回避,阿里設計的應用場景,基本覆蓋了你產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碼、碼上店、互動碼、服務碼、媒體碼。也就是說,當淘寶平臺所有商品都被納入碼家軍,全部關聯起來后,平臺上的每件商品會因附加的各種信息與數據,變成有生命的東西,在它從工廠到虛擬或現實的貨架,從貨架到消費者,從消費者再到平臺的反饋,每個過程,都是可以追溯、溝通交互,理論上是個無限復現的。阿里稱,二維碼將成公司“云+端”戰略的重要一環,將手機、電視、PC、線下門店等連接起來。阿里此舉意在拓展O2O(線上線下)的使用場景,將手機淘寶打造成超級App。
據介紹,“商品碼”接入了阿里十億級商品庫,為每一件商品打上專屬的電子化身份證。消費者對任何一件商品掃碼,即接入阿里的商品數據庫,調用商品的型號、款式、價格、口碑等信息,并能在網上直接購買。出現在快遞包裹上的“服務碼”,可以替換使用說明書,解決物流簽收、售后服務等問題。“碼上店”則是實體門店的空間與虛擬實際無線延展的結合,可陳列更多的商品數,目前阿里已啟動線上線下結合的嘗試。而“互動碼”使得任何一件商品包裝變成品牌與用戶互動的窗口,用戶掃碼即直接參與品牌在云端的游戲及活動。“媒體碼”則幫助傳統的媒體形態徹底轉型,由單純的廣告模式,轉向直接產生銷售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