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店鋪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目標和發展策略,下面小編以一家京東A家居館月銷量僅有10萬元的店鋪來舉例說明,和大家聊聊一個京東新店如何迅速發展,獲得金牌銷量。
一、確定店鋪發展模式
目前A家具館的銷售主要業務在清潔用品類,搜索出京東商城“家居—清潔用品”前十家商鋪銷售情況,我們發現京東商城前十家商鋪有七家銷售模式是推一類主打產品,三家是推多類主打產品。學習行業優秀者非常重要。
而京東A家居專營店目前銷售類目主要有清潔工具、凈化除味、家居裝飾。10萬元的銷量說明店鋪處于初期運營階段,并且產品多無類目排名和關鍵詞排名,如果選擇推多類主打產品,銷售戰線面臨過長、資金過于分散、資金成本過大的問題。同時如果采取推一類主打產品發展模式,會面臨單兵突破過于集中的危險。因此,京東A家居專營店建議采取推一類主打產品、發展一類次級產品模式。
二、確定店鋪類目
對家具下的各個類目進行成交指數等搜索分析;
對“家裝軟飾”類目進行搜索分析,發現“家裝軟飾—桌布/罩件”類目成交指數最高;
對“餐具”類目進行搜索分析,發現“餐具—碗/碟/盤”類目成交指數最高;
對“廚房配件”類目進行搜索分析,發現“廚房配件—廚房DIY/小工具”類目成交指數最高;
對“生活日用”類目進行搜索分析,發現“生活日用—收納用品”類目成交指數最高;
對“清潔用品”類目進行搜索分析,發現“清潔用品—清潔工具”類目成交指數最高。
整理出下表:
類目產品最近1年整體銷售情況
目前A店鋪清潔工具類產品銷售額占到店鋪總銷售額的40%,店鋪產品結構不宜變動太大,因此建議主打類目為清潔工具類,次級主打類目為衣物收納類,同時重點發展幾款熱銷產品。
對A店鋪有意向的“廚房配件—保鮮盒”、“餐具—筷勺/刀叉”和“家居日用—收納用品”三個類目最近一年的整體行業消費情況分析:
收納、保鮮盒、筷勺/刀叉產品最近1年整體銷售情況
論:收納用品>保鮮盒>筷勺/刀叉。
三、確定店鋪發展目標
沒有比較,沒有目標。對京東商城“家居—清潔用品”前五十家近一個月銷售額進行計算,從第一名到第五十名銷售額為40萬到19萬。店鋪短期目標達到京東商城同類前50名,即銷售目標達到20萬。
店鋪短期銷售目標(1年):月銷售額達到20萬元
銷售產品構成:一級爆款×2 =10萬元
二級爆款×3 =6萬元
對京東商城成交指數最高的“家居—生活用品”前五十家近一個月銷售額進行計算,從第一名到第五十名銷售額為197萬到130萬。后期A店鋪目標應進入生活用品類。
四、確定店鋪爆款
前面已經確定了店鋪類目,接下來就需要根據類目選擇產品。以收納用品進行分析:
1.消費者分析:
收納用品主要有收納盒和收納柜。我們利用搜索指數對比可以發現以下幾點:
整體女性搜索大于男性;
收納柜年齡偏好為25~34歲;
收納盒年齡偏好為18~29歲。
中等消費及以下收納盒偏好略高于收納柜
偏高消費及以上收納柜偏好略高于收納盒。
2.價格—銷量分析
對京東銷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不同價格銷售熱度不一樣,成交量大的有50至80元的簡易收納盒,98至110元之間的收納柜,139至150元之間的收納柜,同時200以上也有一些銷量。
因此綜合建議進三款產品,主推139~150元的收納柜,次推80元左右的收納盒,也銷售高端產品。其它產品類似,不具體說明。
五、確定產品推廣成本
同樣,需要用競爭對手進行比較,確定自己的產品定位。以“某官方旗艦店”的收納用品銷售額進行分析,某官方旗艦店一周名義銷售額為:54.596萬元。
我們就確定了產品的定位及條件,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至此,一個店鋪整體發展和產品選擇、推廣的都確立了,這種模式能有效的避免店鋪走彎路走錯路,做合適自己的,用最少的資源爭取最大的空間。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