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淘寶網即將迎來十周年慶典,屆時,也是其締造者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日子。淘寶網的出現,給予了后勁乏力的阿里巴巴二次生命。作為國內C2C市場中絕對領先者,淘寶從第一筆訂單開始,影響著無數的網購人群,也成為網上零售史上的最耀眼的平臺。
而今,淘寶網從單純的C2C業務成為了現在復雜的業務形態,發展策略由“大淘寶”也逐漸向“大阿里”轉變。借此機會,悉數淘寶網2003年建立后培育的十大重要的核心業務,以便更好地梳理淘寶過去十年的風雨歷程。
C2C業務初起推出支付寶、旺旺等基礎工具
據了解到,2003年中國有7000萬上網人群,淘寶網建立之初兩個月擁有會員1.7萬,日平均網頁瀏覽量達到30萬。自此,中國互聯網開始了持續十余年的流量紅利時期。
2003年10月,淘寶網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以“擔保交易模式”使消費者對淘寶網上的交易產生信任。2006年“支付寶”升級,推出“全額賠付”制度。之后支付寶發展迅猛,2011年從阿里集團中拆分出去,并在馬云頂住極大輿論壓力之下,“強行”私有化。而今,支付寶不僅僅成為大阿里的底層架構,并與阿里小貸等金融業務并入到阿里金融集團,由CEO彭蕾掌管,成為阿里巴巴最具潛力的資產之一。
2004年,淘寶網推出另一大法寶,即“淘寶旺旺”,將即時聊天工具和網絡購物相聯系起來。淘寶網網作為細分的即時聊天工具,整合溝通交流、交易管理等多種功能。分析人士指出,未來階段,淘寶旺旺將走向無線時代,成為連接買賣雙方,實現SNS的重要跳板。
大淘寶戰略的提出向B2C和購物搜索業務拓展
從2007年開始,淘寶網由單純的C2C平臺向綜合網絡零售商圈轉變,大淘寶戰略正式提出。淘寶網希望成為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提供商,同時打通B2C和C2C鏈條,包含IT、渠道、服務、營銷、倉儲物流等電子商務生態鏈的各個環節,并為所有的電子商務參與者提供信息基礎服務。
淘寶網在C2C領域發展迅速,為了避免B2C領域被未來的競爭對手瓜分,淘寶網2008年涉足B2C領域,淘寶商城于同年4月份上線,并率先開啟了平臺化的過程,建立了B2B2C模式。2012年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商城,成為B2C市場中占據半壁江山的最大平臺商。
與此同時,淘寶網于2010年10月正式推出一淘網,定位為獨立網上購物搜索引擎,核心功能為“比價”。一淘網通過購物比較的功能匯集了大量的流量,同時不斷拓展所覆蓋的商品信息,希望成為電商的門戶性網站。
此后,阿里巴巴集團將大淘寶戰略升級至“大阿里”戰略。2011年,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淘寶網一拆為三:淘寶網、淘寶商城和一淘網,成為當年電商界最大的組織架構調整。
涉足廣告營銷領域建立廣告交易平臺
阿里媽媽誕生于2007年,阿里巴巴集團對其定位是成為“開放式的廣告交易平臺”,買家和賣家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廣告位的發布和購買。
2008年,為順應大淘寶戰略,淘寶網和阿里媽媽合并發展。阿里媽媽開始以淘寶客的形式重點發展淘寶商家的廣告業務,幫助網店在中小網站和合作媒體進行廣告推廣。
2010年4月,阿里媽媽變臉為“淘寶聯盟”,成為中國最大的廣告聯盟。2013年阿里媽媽的品牌和域名再次被啟用,聯盟平臺將從以服務淘寶系商家為主轉向面向全網所有廣告主開放的廣告交易平臺。
淘寶聯盟負責人向介紹,2012年平臺目前已擁有超過50萬活躍會員,覆蓋了數百萬淘寶網賣家及淘寶站外獨立B2C購物網站,3億推廣商品,日均PV覆蓋超過45億。其對合作伙伴的傭金分成金額突破30億,同比增長率高達100%,來自移動端的廣告業務分成達一億。
推出聚石塔布局大數據
2012年7月,天貓和阿里云、萬網宣布聯合推出聚石塔平臺,為天貓、淘寶平臺上的電商及電商服務商等提供數據云服務,同時阿里巴巴集團設立首席數據官崗位(CDO),由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陸兆禧出任該職務,負責推進阿里巴巴“數據分享平臺”戰略。
聚石塔平臺的推出意味著,整合阿里旗下所有電商模式的“基石”——大數據平臺初步成形,阿里巴巴集團正在重新認識電子商務:成為更強壯的數據平臺,服務電商。另一方面,即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巴巴金融集團相繼獨立后,馬云對阿里巴巴設定的“平臺、金融、數據”三大核心業務中,“數據”終于初具雛形。
了解到,2013年,聚石塔則從五個方面進行布局:服務商家的訂單狀態透明化、財務數據更加清晰、幫助商家提升營銷的精準度、科學管理商家的進銷存和提供全鏈路商業解決方案。
進入團購領域推出聚劃算
2010年3月,淘寶團購聚劃算平臺上線,對淘寶網巨大客流和商家優勢進行整合。隨著團購市場的迅速發展,2011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團購業務聚劃算從淘寶網中剝離出去,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子公司。
聚劃算的成立,標志著淘寶爆款時代的正式降臨。為了享受聚劃算帶來的流量增值,無數商家絞盡腦汁、傾盡全力爭奪位置,這也致使之后聚劃算內部滋生嚴重的腐敗。
2012年3月,一手將聚劃算打造成國內最大團購的總經理閻利珉被免職,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張宇臨危受命,從而開啟了聚劃算改革的新篇章。此后,聚劃算由“人治”時代進入“法治”階段,由憑關系轉變為坑位競價。上聚劃算的淘寶賣家也由集中轉為分散,聚劃算的整體類目越分越細,參與商家也越來越多。
此外,據了解,聚劃算還在2012年開始不斷推陳出新,品牌團、本地生活等陸續登陸聚劃算平臺,從單一爆款產品指向品牌和店鋪的同時,流量也進一步被分薄。有業內人士稱聚劃算開始進入轉型時期,由沖銷量的利器變為普通的營銷手段和工具。
淘品牌策略到天貓原創
2009年初,韓都衣舍、麥包包、綠盒子等一批“淘品牌”開始出現,淘寶網不斷提升商城商品在淘寶搜索中的排名,并為淘寶商城的商戶推出一系列線上促銷活動,一批有實力的大賣家紛紛進入淘寶商城。淘寶網對淘品牌進行扶持,造就了無數網絡原創品牌之外,也讓淘寶網,乃至淘寶商城逐步實現品牌化戰略升級,進而有機會觸摸到更多的傳統品牌。
雖然其間不乏淘品牌“出淘”跡象,開始嘗試更多渠道布局,但大量的傳統品牌涌入淘寶商城,使其強弱劃分越發明顯。
為了扶持天貓商城中的淘品牌,2012年天貓商城宣布“淘品牌”正式更名為“天貓原創”,正式宣告淘品牌成為歷史。而與此同時,經歷了2011年“十月圍城”事件之后,天貓內部商家結構徹底奠定,品牌成為天貓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