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大戰證明了各家公關部都不是吃素的,至少場面上誰都沒落下風。但如果問我最欣賞哪家的口號,我選擇一句網友的宣言:“下戰書、發郵件,你們別坑爹了!價格戰、店慶日,以為老子還信?”
世上本沒有網購節,喧囂的聲音大了,也就成了網購節。在淘寶把11月11日光棍節鬧騰成網購節之后,一場不期而遇的混戰又把6月18日演變成了第二個網購節。
今年6月18日是京東十周年店慶,京東宣稱要以一場“十年不遇”的促銷為自己慶生。本來中國老百姓早就在電視、報紙上見慣了“百年一遇”,十年一遇實在算不上什么,但天貓、蘇寧、國美、易迅、當當、凡客、亞馬遜都興高采烈沖上去砸場子,要和京東“十年不遇”的促銷比價,硬生生把京東的生日堂會辦成了群毆大會。
6·18的精彩不在于促銷商品,而在于各大電商你來我往的口舌戰。在去年8·15那場顏面掃地的“偽價格戰”中,參戰各方的宣傳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都是什么“你一元,我0元”,口號震天響,結果沒一個動真格,給網民的結論就是收獲了一堆騙子。而今年6·18各家公關部門意興遄飛,出品了眾多笑里藏刀、指桑罵槐的宣傳語,在今年6月提前到來的酷暑中,給大家帶來了一絲愜意。而這些宣傳語不僅可供消暑玩味,亦足以透視各家電商的心態。
京東野心大。一句“別鬧”正式引爆了6·18大戰,針對競爭對手要促銷比價的傳聞,京東強硬宣戰:“別鬧!把你們無聊戰書撿回去,把你們泄密郵件收起來。6月有且只有京東”。就此招來了蘇寧“別慌”、國美“別裝”、易迅“別吹”、當當“別吵”的一系列回擊。去年京東指名道姓約戰蘇寧、國美,還可以被視為代表電子商務挑戰傳統賣場,今年的“有且只有京東”則是公然宣戰線上線下所有對手,京東的宣傳睥睨群雄,堪稱霸氣側漏。
蘇寧性格倔。去年8·15蘇寧很憋屈,京東找上門來打價格戰,蘇寧倉促應戰,結果京東只是虛晃一槍,根本沒玩真的。京東靠挑戰“美蘇霸權”大造聲勢,蘇寧卻陪著京東被發改委請去“喝茶”,交代“價格欺詐”問題。憋了一肚子火的蘇寧現在睡覺都睜開一只眼睛盯牢冤家對頭。京東晚上八點發表“別鬧”聲明僅一個多小時,蘇寧就第一個以“別慌”回應京東:“別慌!不敢接的戰書,現在準備好了?沒關系,我等你!不敢看的郵件,現在心發慌了?沒關系,還有呢!”蘇寧鐵了心和京東唱對臺戲,這叫有仇不報非君子。
易迅腰桿硬。早先的電商價格戰幾乎沒有易迅什么事,今年破天荒它來勁了,而且口氣很大:“別吹!你們價格再低我們都貴就賠;你們速度再慢我們都閃電送。”自從去年騰訊入主易迅后,易迅背靠大樹好乘涼,小腰板終于挺起來了。這次電商大戰豪言壯語滿天飛,但就屬易迅的“價高就賠”最大膽。易迅是今年6·18冒出的最大一匹黑馬,這從電子商務的角度證明了現在屬于一個拼爹的時代。
國美情商高。“某東,放過蘇寧,打價格戰找我”!國美這條挪用網絡熱門事件的微博極為出彩。電商大戰再怎么打,都不至于你死我活,它真正的威脅在于把購買力從線下吸引到線上,從而摧毀傳統的實體賣場。國美、蘇寧在連鎖賣場時代形成的“美蘇爭霸”,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已成明日黃花。國美的參戰聲明把矛頭直指京東,同時又表明了和蘇寧化敵為友、同仇敵愾的姿態,順應時勢,情商夠高。
天貓手段狠。作為電子商務的“老大哥”,天貓對野心勃勃的京東彈壓最狠。看看天貓的諷喻檄文:“真正的回饋消費者,不是以各種促銷的名義,自娛自樂的文案秀;不是花錢傻砸廣告,用投資人、商家的錢打造廣告主的盛宴;也不是動不動種西紅柿喊二選一的公關秀,而是真金白銀地讓消費者得利,讓商家成長,讓環境更健康誠信。拜托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別讓6·18再變成8·15,畢竟這不是做一天的生意,好好活著才能走得更遠。”熟悉電商典故的人都能感受到字句間的寒光凜凜。這則檄文可謂釜底抽薪,從根本上消解了京東大慶的意義:如果像8·15一樣假打價格戰,那是欺詐消費者;如果是真的挑起價格戰,作為一個靠投資支撐的企業,又是在坑投資者。正是因為天貓直擊軟肋,京東以一篇同樣火爆的《貓,說你呢》還以顏色:“真正的新商業文明,不是嘴里喊著‘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實際讓商家‘二選一’難做生意;不是臺上練太極,而桌下玩拳擊;不是說一套,做一套。親,拜托你,不要再剝削中小商家了……”這場火藥味極濃的對攻,雙方平分秋色。
今年6·18大促證明了各家網商的公關部都不是吃素的,至少場面上誰都沒落下風。但如果問我最欣賞哪家的口號,我就得說說自己的感受。在6月18日當天,我上網查詢了幾件自己感興趣的商品。京東說十年不遇勁爆低價,我一看佳能5D Mark2售價17199元,果然低價,但顯示沒貨;易迅說它的價格如果高于京東就賠,我一看茅臺53度飛天售價1109元,高于京東的888元;亞馬遜說“給你不可思議的優惠”,我選購了《中間地帶的革命》等幾本書,結果顯示不送貨……
所以如果問我6·18最推崇哪句口號,出于個人感受,我選擇一句網友的宣言:“別扯!下戰書、發郵件,你們別坑爹了!價格戰、店慶日,以為老子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