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美元的代價,小米拿到了西山居4.7%的股權。根據這個比例來算,西山居的整體估值約4億美元。

入股西山居是小米在短時間內第二次在游戲方面的布局,就在春節之前,小米剛剛宣布原麒麟游戲的創始人兼CEO尚進加盟小米擔任小米游戲總經理。

馬年的一前一后,小米兩次開槍,都瞄準了游戲。而且熟人好下手,身上同時頂著小米董事長和金山董事長身份的雷軍都是朝熟人下手。

尚進當年最早從金山出道,做過雷軍的助理,西山居雖說已MBO,但金山依然持股超過70%,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這兩起事件的結合似乎在告訴我們,小米今年將不再向去年一樣專注在手機、電視亦或是盒子、智能路由器這樣的硬件上了,小米要開始做一些垂直整合的東西,將產業鏈拉伸。

游戲是小米的第一炮。

渠道之戰 是持久戰

細數目前的幾大渠道,騰訊、百度、360都有著超強的發行能力,流量什么的完全不用愁,這是國內分發市場的第一陣營。

第一陣營的日子很好過,他們其實對于渠道與研發商之間存在的利益訴求矛盾其實根本不在乎,所以在阿里期望用2:8的分成比例來分化一部分手游研發商時,我們來看騰訊、百度、360的應對措施:

百度:91上面單款產品在單系統平臺上(iOS或安卓)月總收入(包含基于91提供計費方式、基于電信運營商計費方式的收入總和)在50萬元以下,扣除渠道費、稅費后開發者獲得70%;50萬元以上的開發者獲取50%。

360:平臺上3個月內收入沒有超過50萬的產品采取不抽成的策略。

騰訊:騰訊的應用商店“應用寶”的收入分成比例為3:7,騰訊拿3成,開發商拿7成。

360和百度基本就沒改變,50萬一下的不抽水,即使抽水也抽不出什么。騰訊更聰明,表面看上去分成是靠攏開發者,但是騰訊能拿出來給到第三方的資源是有限的,這有限的資源需要靠錢來砸。

但是這些巨頭不在乎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小米手機操作系統MIUI全球用戶突破3000萬。目前,MIUI已經建立起了以小米應用商店、主題商店以及游戲中心為代表的生態體系,月營收業已突破3000萬。

這樣的體量現在依然很小,在面對市場競爭時,小米的渠道其實遠沒有開發者對于那些巨頭的重視,這就導致小米的應用商店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地位。

優秀的研發商的第一選擇很可能不是小米。

所以,小米要培養自己的嫡系勢力,確保自己應用商店中的內容,而西山居就是這樣的角色,目前的西山居有在研發或者已經上市的手游有近10款。

作為國內的老牌游戲研發工作室,西山居的《劍俠情緣》等還是很賣座的,它的研發能力不容置疑,而且自從MBO后,早先在金山那個大體系下做事束手束腳的感覺已經沒了,現在金山的利潤有70%是西山居帶來的。

小米投資西山居期望的就是在未來不至于被第一陣營越拉越遠,我們都說整個市場很大,不可能有了第一就無第二,但是活得好不好這個問題是依然存在的。

目前的整個移動互聯網,手游是吸金能力最強的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的App,游戲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而其他的如社交、工具類基本已成定局,不會掀起太大的波瀾。

未來的移動分發市場,游戲基本是第一大陣營,Flappy Brid的一夜爆紅催生了多少山寨?別的品類還有這樣的機會嗎?有,但是相比游戲少了很多。

所以,好的游戲是未來的分發渠道競爭的主旋律。小米要提前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隊,為自己埋下伏筆。

游戲永遠是第一奶牛布局移動同時展望電視

拋開移動這個維度,電視屏也是需要開始布局的。

小米從開始涉足電視開始就充滿了爭議,但是去年一年,迅雷、優土、同洲就有三起訴訟案找上小米,其中迅雷與優土訴訟的內容都是一致的,盜播。

小米的電視缺內容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打從一開始,小米盒子短暫的夭折便知道這是小米的一處硬傷。

但是去年年底開始,業界開始傳聞小米與迅雷開始深度合作了,甚至未來不排除入股的可能。

而現在小米布局游戲依然是因為內容上的不足。

去年,在樂視宣布收購花兒影視前而停牌的那段日子里,市場可沒少傳樂視要收購的是一家游戲公司。

當時的游戲概念股正熱,再結合樂視的超級電視對于內容的重視程度以及繼續保持這方面的優勢,這中言論是靠譜的。

只是最終沒有發生,但據老友記得到的消息,樂視的未來其實并不排除發生這樣的收購,游戲是未來智能電視一個天然的內容。

現在有關客廳的爭奪,已經不再是單維度的戰爭了,硬件、UI、內容、價格,這是全方位的戰爭。

游戲作為其中的一個引爆點自然受到關注。

現在的智能電視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技術上從來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手機都可以變成電腦,電視變成家庭娛樂中心是必然的。

現在的行業內,談到電視游戲都會提游戲機禁令解除,但是毫不客氣的來說,即使解除了Xbox以及PS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不會太好。

高昂的價格是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游戲的制度也是一大問題。中國的玩家根本沒有養成付費買游戲玩的概念。

而我所知的是,索尼的PS4每賣出一臺是虧損60美元的,他們就是寄望于能夠通過售賣游戲來盈利。

所以,微軟、索尼即使進入中國,也不會有太大的波瀾。這注定是一小部分發燒友的選擇。

未來的電視游戲還得看我們覺得土的掉渣的中國游戲研發商們,他們是最懂中國的屌絲玩家用戶的。

今年1月底的時候,TCL就宣布,TCL近期將進軍游戲產業,推出專業的智能游戲主機+游戲電視兩類產品。

對于電視廠商而言,游戲是時候開始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