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對于網購的人來說有太多“坑爹”的往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那些“坑爹”的網購伎倆,同時小編也會給大家支招,教你如果網購到自己滿意的商品。

 

  各位讀者,在選擇商品前要先查看銷售單位或個人的信用度。網上購物時切勿因小失大,不要抱貪小便宜的心理,對于比市場價格異常偏低的商品,一定要謹慎。在購物時盡量選擇貨到付款和同城交易的方式。交易前后,盡量索取和保留售貨憑證,交易前認真閱讀交易規則和附帶條款。

 

  陷阱一:拉高成本再打折促銷

 

  就是有的購物網站中,東西看著便宜,但買到手時算算總賬,加上運費,就不像想象中那么劃算了。有些網站的標價動輒5折甚至3折,其實所標的原價都會比網下的要貴,而對大家耳熟能詳、對價格比較清楚的產品標很低的價位,給人造成這個網站非常便宜的假相。這就是網購陷阱。

 

  陷阱二:冒稱正規知名網店

 

  “山寨”一直被打敗,從不被消滅,此消彼長。“雷碧”與雪碧,“可日可樂”與可口可樂。所以說,懶得動腿,就要勤練“火眼金睛”。任何一個網站的域名都是唯一的,多一個字母,或者少一個都是“山寨”。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價格太過低廉,就要謹慎了。如果不支持貨到付款或者第三方付款,建議您還是不要在該網站交易。

 

  陷阱三:套取個人信息

 

  微博,微信,QQ等一堆APP軟件,而很多人喜歡一密多用。這里姑且說愛網購,真是懶,畢竟人的記憶是有限的。通過客服QQ交談,套取卡號、住址、姓名一點都不稀奇。在網上泡久了,或多或少地會泄露些信息,因此,涉及淘寶賬號、銀行密碼等最好不要跟自身信息有關聯。

 

  陷阱四:釣魚

 

  釣魚執法大家都很熟,網絡釣魚也一樣。給你發貌似“物美價廉”的產品鏈接,然后記錄你的信息,最后盜取錢款。貪與失往往一個意思。科技在發展,手段也在更新,謹慎莫貪才是不敗的王道。當然,學習一些相關知識也是必要的。

 

  網購解決之道

 

  1.上網購物前要認真選擇專業購物網站,核實網站是否有經營許可證,盡量選擇信譽度高、歷史較長、訪問量較高的網站購物。

  2.減少損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注意看別人給賣家的評價和評價度是百分之幾,最好可以咨詢買過此件商品的其他買家。

  3.在選擇交易對象時,應參考其交易次數、個人信用度、網友留言等幾方面,交易次數越多越可靠,個人信用度在80%以上較可信。在網上看到了好東西,記下它的品牌、價格,然后到大商場找到實物對比價差,價差合理可考慮網購,如果價差很離譜,一定不能貪小便宜,那樣很可能買到假貨

  4.匯寄款是網上購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費者手中除了匯款單,沒有其他購物憑證。一旦發生糾紛,不好維權。但可以在選擇上入手,比如易趣、當當、淘寶等大型專業網站,交易的人次多、規模大、較規范,相對可靠一些。廣東省網商協會首次展示了“網購維權標準示范網站”標識,吸引了40余家廣東網商企業參與申報。消費者在網購時可以查看網商是否有“網購維權標準示范網站”標識。

  5.選擇貨到付款方式,這也是損失最小的一種方法,收貨滿意后放款,安全購物百分百,如果實物不滿意,只需退還給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