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深圳市長許勤主持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深圳市發展快遞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作為全國快遞企業最集中、從業人員最多、業務收入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深圳將通過立法規范行業管理、提升服務標準,支持行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現狀:快遞業務收入年均增長超35%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市快遞業務收入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5%,去年我市快遞業務量為6.55億件,最高日處理量超過60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126.55億元,快遞業年產值約占GDP比重的1%。與此同時,我市快遞企業發展迅速,目前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530多家,從業人員超6萬人。快遞行業已形成國有、民營、外資多種所有制并存、多層次服務共生的行業發展格局。

  不過,快遞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市場主體多、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行業監管難等問題,同時快遞企業配套用地用房及服務設施不足、融資難、車輛通行停靠難等困擾行業提升發展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亟需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支持:給予快遞服務車輛臨時停車和通行便利

  為發揮快遞業服務民生的積極作用,我市此次制定的《管理規定》從優化快遞業發展環境方面給予行業極大支持。具體措施包括:制定相關規劃、計劃時合理安排快遞企業用地、用房和快遞服務所需停車和裝卸用地等,統籌安排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快遞業發展;通過財政、土地、人才、技術、金融政策支持快遞業與電子商務、金融業融合發展;協調相關部門完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快件管理和跨境快遞服務通關環境;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的情況下,給予快遞服務車輛臨時停車和通行便利;要求封閉管理場所的物業服務單位應為快遞服務提供通行、臨時停車、收派便利,鼓勵具備條件的物業服務單位設立快遞服務場所和收投快件的自助服務設備等。

 

  規范:“野蠻”作業泄露私人信息將重罰

  據悉,從消費者申訴情況看,快遞的主要服務問題集中在快件延誤、丟失及短少、損毀等方面,尤其在業務旺季期間,快遞行業對不斷增長的業務量適應力表現明顯不足。此外,不少快遞企業經營代收貨款業務引起經營風險問題,近幾年也發生多起挪用資金、卷款潛逃等違法犯罪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后果。

  《管理規定》在明確快遞企業提供的快遞服務須符合國家標準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我市快遞行業的服務標準:要求快遞企業建立網絡運營管理、服務質量監管、代收貨款及風險控制管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各項基本制度。要求快遞企業嚴禁采用拋扔、踩踏、坐壓等方式造成快件損毀,同時要求收派員上門服務時佩戴工牌、證件等,提升行業服務形象;為保障用戶權益,明確快遞服務投訴、申訴和賠償處理等規定;要求快遞企業在重要節日前后或大型電商平臺促銷活動等快遞業務高峰期,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業務量監測預警,合理調配資源,確保網絡穩定,發生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或向社會公告。

  《管理規定》還設定處罰條款,對于違反服務規范,特別是惡意泄露、出售私人信息牟利的行為給予嚴厲處罰。

 

   安全: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

  近年來,利用快遞渠道運輸易燃易爆物品、毒品、非法出版物等違反禁寄規定的行為以及個別快遞企業內部人員擅自盜取、調包快件的行為時有發生,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管理規定》結合深圳實際進一步加強了快遞安全管理,特別是強化了收寄驗視制度,要求快遞企業或其委托代收機構當面驗視交寄物品,檢查是否屬于國家禁止或限制寄遞的物品;明確了快遞企業發現禁寄物品后應當停止轉發和投遞,報告有關部門;加強了安全信息監控,要求快遞企業對快遞經營場所進行實時監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