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接觸的團隊或個人來看,不管是網絡營銷還是傳統營銷,營銷的態度決定了成功。從企業營銷來看,你會發現無論是可口可樂丶碧浪丶招商銀行信用卡丶小米手機丶野獸派花店丶快書包丶海南土雞蛋等等或大或小的企業(個體)他們的團隊都有一種態度或精神,這種態度有的體現在創意上,有的在服務上,有的在產品上,有的在跟消費者互動上。

 

再回過頭來看看身邊一些我覺得非常不錯的做營銷的朋友,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態度,有的對價值觀的把控,有的對細節的挑剔,有的對目標的嚴謹,等等。其實他們每個人每個團隊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而我們反觀一下那些做的不好的營銷團隊或個人,他們往往善于敷衍,散漫,缺乏責任感,對結果或細節馬虎,不愿意深度的思考和分析,遇見問題總是先從外部找原因而非自己,最后他們總是做不出令客戶滿意的案子,他們會繼續存在但是永遠只是在價值鏈的末端。

 

我為什么要講這個話題,我越來越覺得做營銷有時候不亞于搞藝術和哲學研究,你需要執著下去。從這一塊我還是蠻佩服一些傳統營銷人,比如上次與營銷策劃人孔繁任老師吃飯,當發現“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句廣告語的創意人與我們一桌時,他就會不斷地問為何會有這個創意,會討論很深入。我覺得現在從事新營銷的人真的缺乏這樣的精神,浮躁不是我們埋怨的理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去尋找真相。

 

營銷真相:我敢說絕大部分你希望學的營銷技巧在互聯網上都可以找到,但是它是碎片化的,你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花費心思去思考拼湊。當你要找一個做營銷的員工,我認為他的基礎丶學歷丶經驗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對營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