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跨境電商大熱,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行業對其市場前景的樂觀估計,一方面是政策的強力驅動。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規模將達8萬億,復合增速26%。同時,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從“國六條”到“國八條”,政府至少已經出臺了16項涉及跨境電商的扶持政策。下面榮一電商,淘寶托管機構為您講解:

跨境電商分為兩類,在國內賣國外的商品是進口電商,把國內商品賣到國外的是謂出口電商。我國跨境電商貿易以出口為主,2014年占比86.7%,但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長,跨境電商進口占比將不斷提升,到2017年有望達到16.2%。

國內進口跨境電商現狀:“有奶便是娘,有貨就是爺”

最新的數據顯示,通過電商開展跨境業務的國內企業已經超過了20萬家,大大小小的跨境電商平臺超過5000家,其中進口電商平臺600多家,無論是B2C模式丶M2C模式丶C2C模式還是特賣會模式或社交導購轉電商他們統統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貨從何來?

電商的本質是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同時,讓購物流程更簡單。對進口電商來說,能夠讓國內消費者輕松愉快地購買到安全丶優質丶便宜的海外商品的基礎是平臺有好貨,這是進口電商能否安身立命,并脫穎而出的關鍵。榮一電商,淘寶托管機構

以往印象中品牌商在大賣場和電商平臺前面總是弱勢,要被壓價,但進口電商有其的特殊性,海外品牌商在和電商平臺的交鋒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電商平臺處于弱勢。

海淘一夜爆紅之后,市場需求猛增,消費者“有奶便是娘”的本質沒變,誰家貨好丶誰家便宜流量就往哪跑,于是出現“好貨不愁賣”的情況,各家進口電商平臺拼命搶奪好的貨源渠道,他們饑渴地需要尖貨和爆款,他們想要繞過貿易商直接和品牌商建立聯系。于是,占據貨源渠道優勢的海外品牌丶國外貿易商,甚至是國內海外品牌代理商的日子過得很滋潤,簡而言之,國內的進口電商現在正處于“有貨就是爺”的階段。

進口電商平臺:現在你是小甜甜,說不定明天你就是牛夫人

消費者“有奶便是娘”這種情況可能永遠無法改變,但“有貨就是爺”這樣的情況能持續多久呢?答案是,不會太久。對貨源渠道方來說,電商平臺現在叫你小甜甜,說不定明天就會喊你牛夫人。

目前,自發成長的平臺類丶垂直類進口電商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品類及供應鏈建設都有待完善,所以此時平臺方還有求于貨源渠道方,但隨著進口領域平臺類和自營類電商快速發展,當用戶和流量逐漸被平臺方牢牢掌控,渠道和供應鏈布局完成,包括海外品牌丶國外貿易商丶國內海外品牌代理商在內的貨源渠道方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特別是對進口貿易商來說,隨著電商平臺持續追逐海外品牌商,貨源渠道上移,他們極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榮一電商,淘寶托管機構

轉型跨境進口電商,時不待我

眼看著跨境電商一片熱火朝天,危險一步步逼近,海外品牌丶國外貿易商丶國內海外品牌代理商難道就只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

如果為海外品牌丶國外貿易商丶國內海外品牌代理商快速畫像,會發現兩個共同點:1丶擁有進口貨源和下線分銷渠道;2丶懂跨境,懂進口,懂海關。

總之,這群有貨的人可能是國內最懂進口,最會跨境的人,他們天然地擁有轉型成為進口跨境電商的先天條件,他們的問題是:只懂進口,卻不懂電商。榮一電商,淘寶托管機構

解決問題的方法無非兩種,要么自建團隊搭建電商平臺,要么把建平臺的工作交給專業的第三方電商服務機構。更聰明丶更快速的方式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同時,也能夠節約成本,降低投入。

無論平臺方也好,貨源渠道方也罷,無論以哪種方式,哪種模式進入跨境電商領域,一定要快,先入場,風口之下,率先起身的人擁有更多的機會。另外,進口跨境電商要瞅準移動端方向。伴隨智能手機普及丶網絡環境改善,用戶移動購物習慣逐漸固化,移動端一定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榮一電商,淘寶托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