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5-10-22|[復制鏈接,推薦給朋友]
1
2764
“都說馬云成為首富是靠無數個‘敗家娘們兒’,可他真的不懂女人唉。”一位女性消費者聽到雙11的最新玩法后,竟如此吐槽。
天貓原本是想與民同樂,因何招來部分消費者的白眼?億邦動力網在溝通中了解到,這些消費者多數來自線下,讓他們不解的是,天貓因何要讓消費者在線下預付定金之后再等上十幾天,然后還要支付尾款,最后“呆呆地”坐等送貨上門,才能穿上自己心愛的衣服。
據悉,天貓公布最新雙11線上線下聯動促銷方案,特別聯合銀泰、蘇寧等18萬實體賣場,以及服飾、食品、母嬰、百貨、珠寶、電器、汽車等十大類目的重點品牌商開展O2O萬店同慶。其中服裝品類可線下試裝,支付定金,領取優惠券,再由雙11當天支付尾款,簽收商品。
這一購買路徑讓部分消費者感到匪夷所思。“都線下試穿了,還支付了定金,以這些品牌的吊牌價,全款買走都不算貴,為何還要等到雙11當天付尾款,然后坐等快遞送貨上門呢?”

前述消費者表示,女人逛街買衣服最大的樂趣就是所見即所得,完全是沖動型消費。“今天買的衣服,巴不得明天就穿上,哪還等得上十天八天。”
有合作品牌商坦言,天貓在設計這一購物流程時,顯然忽視了線下消費人群的結構和習慣。相比缺乏品牌忠誠度的互聯網用戶而言,線下固有的消費人群不會受到限時折扣的沖擊,相反更加注重購物體驗。“線下消費者不關心打不打5折,而是要消費得夠爽夠直接,天貓的玩法雖然價錢上劃算,但太折騰了,只為了一兩件廉價的衣服,不值得。”
另有商家指出,天貓預售先付定金后付尾款的方式更適合家裝、汽車等單價高、服務重的類目,畢竟購買這些商品的消費者要親臨門店,才能解決售前售后等一系列問題。
“消費者會不會因為天貓和銀泰深度合作,就一定有到店的必要?如果雙11只是吸引那些價格敏感度高的消費者,那大可不必費此周折。”業內人士分析,按照天貓萬店同慶的設想,最終實體門店只能變成天貓的線下體驗店,拉近店面的消費人群最終也將回歸線上。
此次成為天貓線下重要合作伙伴的,除了銀泰、蘇寧之外,還包括雅詩蘭黛、瑪氏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以及北京汽車、首旅集團、上海家化等千余商家。
此前,有消息稱,天貓雙十一內部制定的成交總額目標為800億。其去年整體在線成交數據為571億。
不過,日前,就今年天貓雙11預期銷售額向商家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半數以上的商家認為今年天貓雙11總銷售額不高于800億。
開放給實體商業更多客流,最終能否為天貓雙11創造更多增量尚未可知。但至少,在部分消費者心目中,天貓似乎并沒有贏得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