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微商”“電商”旗號 實則從事傳銷
工商總局表示,目前一些傳銷組織利用“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旅游互助”等名義,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發展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推銷產品和服務,從事傳銷活動。
還有一些境外傳銷組織,向境內群眾推銷境外產品和服務,通過境外網站用外幣結算或者直接到境外交錢加入,以逃避境內法律法規和執法部門的約束和監管,行為更加隱蔽,甚至以合法、受支持的新興互聯網企業面目示人,導致眾多人上當受騙。
工商總局教你三招斷定傳銷組織
工商總局表示,根據禁止傳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管傳銷組織如何變換手法偽裝自己,只要同時具備以下三點就可以斷定涉嫌傳銷:
1、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即交錢加入后才可獲得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
2、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
3、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或者返利。
再簡單講,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就可認定為涉嫌傳銷。
提醒:新型傳銷危害大 投資需仔細甄別
國家工商總局介紹,新型傳銷活動打著各種網絡新概念和新型營銷方式的旗號,但實質仍然是通過發展人員,繳納費用維持運作,蒙蔽性、欺騙性極強。這種模式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加入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而國內消費者購買境外服務或產品,到境外或通過境外網站交錢參與活動,其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國家法律全面保護,且介紹或參與傳銷活動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屬于被查處的對象,風險自擔,責任自負。
國家工商總局提醒投資者一定要仔細辨別,慎重投資:
1、慎重尋找投資對象,選擇網絡加盟商、渠道商之前,不但應查詢其登記注冊、經營資質等基本信息,還應認真分析其利潤來源,判斷所謂高額回報是否符合正常經營規律。
2、多方了解投資項目,對網上宣傳的基金、股權、股票等,應通過證監、銀監、工商等部門核實,了解國家對其是否設定準入門檻、有無限制性規定等。
工商總局還提醒,發現和掌握的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線索,可積極向當地工商、公安機關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