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淘品牌也得到越來越快的成長,越來越多的淘品牌已經發展得很強大了,甚至都完全有實力進行并購擴大自己。
近日在海珠區電子商務行業舉行的“秋冬服裝設計”大賽決賽現場,海珠創意產業園副總經理周文輝表示。“今年海珠創意產業園全園年銷售額會超20億元。”而20億,相當于去年銷售業績的兩倍。要知道,在這個劇增的數字背后,是電商企業們業績持續膨脹的縮影。
以今年雙11的女裝為例說明,在排名前5 的品牌中,淘品牌就占去了4位,同時淘品牌陣營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至少心態跟以前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既要有銷售額,也要有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茵曼的創始人、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表示。
據了解,繼去年并購初語之后,匯美今年悄然 開發高端品牌“生活在左”,目前匯美旗下已經有六個品牌,另外三個還在籌劃當中。此外,今年已經低調的并購ANYMO等淘品牌的韓都衣舍也透露,在春節前將會再完成4家淘品牌的并購。
淘品牌的成長土壤很“肥沃”
周文輝表示,“幾年前,還住創意產業園還是一片廠區,匯美是跟著海珠創意產業園一起轉型的”。在這輪轉型中,方建華完成了從OEM向電商的轉變,直到今天,匯美旗下的茵曼和初語在女裝淘品牌中都很具名氣呢。
“在產業配套上,淘品牌成長的土壤確實很“肥沃”,從開始招商到給出租金優惠,到企業進駐后幫助企業協調從簽合同到工商營業執照的辦理,到園區的網絡、物流等都會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周文輝表示。
而實際上,現在的海珠創意產業園已經進駐了近百家電商企業,比如一些小型企業起步比較晚,如果他們還不熟悉具體的運營的話,產業園還有電商培訓學院、能為其提供客服、運營等的培訓。有進駐的企業反映招工難,園區也將會聯合高校,在園區內舉辦招聘大會等。
據了解,園區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企業就有三家,而今年的雙11,全園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2.2億元,居廣州電商園區之冠,單單是匯美一家,去年集團的銷售額為10億元,預計今年可能會增加到15億。
產業園區極盡自己所能服務電商企業,而在電商領域之間,這種較勁隨著傳統品牌紛紛發力電商且日顯激烈化。就在今年雙11期間,優衣庫更是沖到了第二的位置,而去年排名第一的茵曼則退居第三的位置,韓都衣舍摘取桂冠。行業前三的位置殺入了傳統線下品牌,傳統品牌對線上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電商市場廝殺的激烈性也在不斷持續升溫。以致于今年有些傳統品牌促銷力度很大,甚至不惜虧本做雙11。“線下經營慘淡,傳統品牌必然會在線上這片藍海殺紅眼,電商渠道的競爭會越來越大。” 匯美公共事務副總裁張瑩璇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不過張瑩璇也指出,線上和線下品牌從產品開發、供應鏈、倉儲物流再到客戶管理都是完全不同的體系,因此現在大家都是在互相學習。“未來我們也會線上線下融合,甚至也會試水做實體店。"
擴品牌效應下的并購沖動
對今年雙11茵曼排名的下滑,方建華似乎并不以為然。“淘品牌的心態和以前不一樣了,進入了健康發展階段。”方建華表示,既要有銷售額,也要有合理的利潤,健康地成長。這種健康成長,既有來自銷售和利潤的成長,更有來自淘品牌多品牌擴張的步伐,淘品牌陣營裂變的速度空前。
2013年,匯美并購了同在海珠創意產業園的原創設計師潮牌初語。在今年的雙11中,初語首次擠進了女裝前五的位置。而今年,匯美公司再度將產品線向上拉,開發了高端品牌“生活在左”,客單價定位在800元以上,針對月入1萬-2萬的女性。
這種裂變在另一知名淘品牌韓都衣舍身上同樣明顯。韓都衣舍和匯美一樣,向中高端市場延伸。上周,其全新品牌“勞拉的誓約”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這個品牌的風格、定位不再走平價路線,而是瞄準歐美輕奢品質女裝。目前,韓都衣舍已經涵蓋了少女裝、淑女裝、中老年女裝、童裝、男裝等全年齡段產品,風格也越發多樣,從最初的韓風系到歐美系、東方系都有。
而韓都衣舍并購的步伐要更為迅猛。近日韓都衣舍CEO趙迎光高調在其微博上“秀”并購成果:已經基本談定了4家淘品牌,將在2015年春節后,并入韓都集團的大家庭。“這四個品牌都在各自的細分定位市場,產品調性和品質都不錯。”趙迎光在微博中難掩蓋欣喜之情。在這種大舉并購的背后,韓都衣舍背后已經運營了20個子品牌。在趙迎光的盤子中,明年集團要發展到30個子品牌。昔日的淘品牌已經向孵化器悄然轉身。
看到今日的淘品牌取得了這樣不錯的成就,作為淘寶小賣家的我們,是不是也多了一股動力去開拓我們的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