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的到來也就剩下幾天的時間,就在幾天前,一場紅包大戰一觸即發,不斷升級,進入到現在這個白熱化階段。在這場紅包大戰中,微信已經不再是一家獨美,支付寶、新浪微博乃至陌陌都紛紛殺入其中。此外,騰訊、支付寶都在進行招商,將有大量商家通過這幾個平臺以紅包形式進行營銷。由此來看,互聯網平臺間的紅包大戰已從單純的移動支付場景爭奪,演變成平臺、商家間的營銷戰。
日前,TAB(騰訊、阿里、百度)中的騰訊和阿里,幾乎在同一時間啟動了“紅包”業務。1月26日,手機QQ更新了5.4版本,新版本新增了QQ紅包功能。同日,支付寶更新8.5新版本,新版本中同樣增加了“紅包”功能。為了突出“紅包”的重要性,支付寶甚至直接在APP圖標上加入“億萬紅包”四個醒目的大字。
這場大戰剛開始,阿里和騰訊之間的口水戰、封殺戰就已經上演,此前,因支付寶紅包增設了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間的分享入口后,12小時內,分享鏈接即遭到了騰訊系的“封殺”。此后支付寶紅包跟微信“斗智斗勇”,推出口令紅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互聯網企業的“紅包”活動增加了互聯網平臺補貼、企業或名人現金紅包,以及企業的代金券。在這場夾雜著商業氣息的“紅包”大戰之后,“為了塊兒八毛,引無數土豪不睡覺”的盛況能否再接再厲?移動支付格局和場景又將發生哪些變化?導入商家后的“紅包”亂戰,釋放出企業營銷新信號?
對于今年春節,阿里、騰訊引入商家參與“紅包”大戰,業內有觀點認為,借助搶“紅包”的活動,品牌得到曝光和展示,而通過分享“紅包”到群組中,在短時間內能獲得更多的曝光,互聯網企業的“紅包”正成為商家的一種新的營銷手段和模式。
一位投資人士表示,春節期間用戶的場景相對固定和單調,對應的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且時間很長,并且渴望嘗鮮和分享(如曬年夜飯 曬合影等)。因此用這種發“紅包”的方式進行營銷,更貼近節日氛圍,用戶不會排斥,因此,傳播效果上非常明顯。
一位互聯網分析師表示,傳統營銷更多是在主動推動人和品牌的互動,這是一種從無到有的營銷,成本偏高;“紅包”的社會化互動其實是建立在用戶之間本身存在的溝通需求上,是一種附屬營銷,單次效果不如傳統營銷,但因為更高頻次的交流,所以對品牌類營銷來講累積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