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例從2013年的11.9%升至2014年的14.8%。到2017年,跨境電商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例預計會達到20%左右。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進出口額已經突破30億元,并預計今年將保持30%左右的增長率。
“無論是保稅政策的出臺,還是和海關數據的打通,都大大推動了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在消費者端,跨境電商業務的購物門檻逐漸和境內電商持平,過去的小眾消費,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主流消費。”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玩家主要以阿里和亞馬遜為第一陣營,其中阿里以多平臺(淘寶全球購、天貓國際和一淘網)為主,亞馬遜重在商品多品類;阿里以海外集貨對接國內物流,亞馬遜建自貿區倉儲直郵發貨。
此外,京東、中糧我買網、一號店、重慶百貨(600729.SH),步步高(002251.SZ)等本土電商、零售企業構成了搶灘跨境電商的第二梯隊。步步高相關人士表示,天貓國際雖然早上線半年時間,但領先優勢還不算大。而步步高的優勢是規模大,運營成本低(有實體門店優勢),并且與國際一線超市有合作。
“在招商策略上,云猴國際的審核標準和天貓國際一樣嚴格,但相較于天貓國際要求的20萬保證金,云猴國際的保證金只需要1萬,鼓勵草根入駐平臺。” 上述步步高管理人員說。
洋碼頭、蜜淘和蜜芽寶貝等新興創業企業,去年先后拿到1億美元、3000萬美元和6000萬美元的投資,這些企業構成了跨國電商的第三梯隊。中國海關最新數據統計,自2012年,已有超過2000家公司注冊了跨境電商業務。
此外,以順豐、韻達、圓通等為代表的快遞巨頭,也正在加緊布局跨境電商業務。據任曉煜介紹,與境內電商一樣,跨境電商的三個關鍵節點同樣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其中物流系統最為復雜,運輸距離長,需要多個物流公司銜接,而且海關的清關系統耗時較長,過去,通過小的公司轉運,不僅物流耗時長,而且貨品容易被掉包,真貨變假貨!
目前,天貓國際主要采取保稅和集貨兩種模式。通過大數據敲定了熱銷產品之后,天貓國際上的商家可以提前把產品運送進入杭州、寧波等六大保稅試點城市的倉庫。當消費者下單之后,當天在保稅區清關,其物流配送的時效等同于國內貨物。
洋碼頭則選擇了自建物流的模式,在海外已建成10大國際物流倉儲中心。此外,縮短物流配送的另一種路徑是把數據和海關數據打通,能夠大大加快通關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