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股價已連續十個月下跌,導致市值蒸發1407億美元,從而將亞洲最大互聯網公司的頭銜拱手讓給了騰訊。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周二的常規交易中,阿里巴巴集團股價下跌4.7%,報收于60.91美元,市值為1530億美元,這是自董事長馬云在2014年9月份帶領阿里巴巴集團在美IPO上市以來,該集團的市值首次被騰訊趕超。
阿里83%營收來自國內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依賴于中國消費者的支出,該集團83%營收都來自于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對手卻不斷壯大。騰訊為其視頻平臺購買了來自好萊塢的內容,在云計算和按需移動服務領域中進行了投資,并與京東結成了電商合作關系,從而加大了阿里巴巴集團所面臨的競爭壓力。
盡管中國股市在過去三個月中出現了下跌,但騰訊股價卻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交易中上漲了15%。按周二收盤價計算,騰訊的市值達到了1.22萬億港幣(約合1569億美元)。
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穩定股市措施,上個月中國人民銀行自去年11月份以來第五次宣布降息,此外當局還重新開始干預股市,尋求阻止股市繼續下跌,這種下跌走勢已經導致內地股市的市值蒸發了數萬億美元。受這些措施的影響,中國香港股市有所上漲。
與此相比,阿里巴巴集團股價則呈現出相反的走向,原因是投資者對其發展前景的樂觀情緒已被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擔憂情緒所壓倒。阿里巴巴集團在去年9月19日IPO上市,掛牌首日股價大漲38%。
阿里上市以來屢遭障礙
自IPO上市以來,阿里巴巴已遭遇了多種障礙,其中包括銷售額增長速度放緩、業務實踐受到中國政府的批評以及在美國遭到起訴等,這些因素都對其股價產生了影響。投資者對其發展前景的樂觀情緒已被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擔憂情緒所壓倒。
在8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股價首次跌破每股68美元的IPO發行價,促使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敦促員工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股價上,而是應該放在長期前景上。
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商業務地毯式覆蓋了中國城市地區,現在則希望將其業務拓展至鄉村地區和海外市場,尤其是俄羅斯和巴西市場,馬云曾在今年3月份表示,他希望該集團半數以上的營收都來自于海外業務。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還在嘗試幫助中國購物者更容易買到美國和歐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