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各類電商平臺的發展,網絡購物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首選。為了確保交易安全,購物網站和承擔運輸的快遞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的投訴維權方式。這些本來給消費者的“定心丸”,現在卻被不法分子鉆了空子。近日,海安縣人民法院一審審結一起詐騙案件,被告人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
一次丟件,誤入歧途
今年38歲的王某經營一家服裝店,早年曾在上海做過幾年模特,是個喜歡奢侈品的時尚人士。
3年前,王某和朋友在上海游玩時看中了一款香奈兒的女士背包,幾經猶豫花了3萬多元收入囊中。剛買的那會,王某愛不釋手,天天背著外出。可時間一長,新鮮感沒有了,王某就開始琢磨著要轉讓出去。
此時,正好一位朋友看中了,王某就通過快遞公司將包郵寄給她。幾天后,快遞單號查詢顯示包已經到了,王某的朋友卻一直沒收到。經過調查,快遞公司承認物品丟失,并按原價全額賠償了王某的損失。
王某拿到賠償款后,又托人從法國帶回了一個相同品牌的最新款背包。快遞意外丟失,本是件惱火的事情,結果不僅沒有損失,還從舊包換成了新包,這讓王某始料未及。嘗到甜頭的她開始在網絡購物上動起了歪腦筋。
上演調包,忽悠淘寶
2013年12月,機會來了。王某在淘寶網看中了一款愛馬仕牌錢包,與賣家商議后以20000元成交。第二天,快遞送貨員與王某聯系取件,并按其要求將裝有錢包的包裹放置于王某居住的小區傳達室。王某拿到包裹后,用事先準備好的仿愛馬仕牌錢包與原包裹內真錢包調換,并以貨物有破損、快遞公司投遞不規范為由要求退貨并申請退款。遭到賣家拒絕后,王某向淘寶網申請維權,淘寶網客服介入,凍結了貨款。
最終,淘寶網認定維權不成立,將貨款打給了賣家。這一次,王某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卻讓她堅信網上購物是有空子可以鉆的。
2014年3月11日,不死心的王某又通過淘寶網以45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根蒂芙尼牌項鏈。送貨員依約派件,王某假意要求當面驗貨。就在拆開包裹時,王某趁快遞員不備,迅速將一根假的假蒂芙尼牌項鏈與真項鏈調換,并以項鏈成色不符為由拒收。此后,王某同樣地向賣家申請退款,遭到拒絕后向淘寶網站申請維權。這一次,王某更“聰明”了些,她不斷向賣家施壓,聲稱肯定是快遞公司做了手腳。不久,快遞公司按照規則向賣家進行了賠償。隨后,淘寶網站支持了王某的維權,將45000元如數退給了她。
就這樣,王某的“陰謀”終于得逞了,她沒有花一分錢就得到了一件心儀已久的奢侈品,比自己辛辛苦苦賺錢購買容易多了,這讓她得意不已。
真相大白,悔之晚矣
成功了的王某認定這是一條發財的好路子,而且神不知鬼不覺,她開始在網上繼續搜尋自己喜歡的東西。殊不知,她的這些“伎倆”已經被淘寶網有所察覺,將她列入了“黑名單”。
2014年3月19日,王某再次通過淘寶網以54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雙華倫天奴牌涼鞋。貨到后,王某要求送貨員將貨物放在傳達室,掉包后采取相同的方式申請維權。不過這一次,淘寶網沒有上當,拒絕了她的請求。
與此同時,之前履行了賠償義務的快遞公司認為事有蹊蹺,向公安機關報案,海安縣公安局迅速立案。經過偵查,公安機關發現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在其家中搜到蒂芙尼牌項鏈等物品。經過訊問,王某交代了調包貨物并申請退款的事實。
2015年3月30日,海安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法院審理后認為,王某利用互聯網購物的風險漏洞,通過隱瞞其調包行為的方式,騙取退款,以達到其非法占有賣家貨物的目的,其行為應當認定為詐騙。遂根據法律規定并結合相關情節作出前述判決。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