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華創資本余躍在“以太投資人下午茶”內部進行的一個關于電商新趨勢的分享,演講中,余躍就電商行業的發展進行了一個基于自己理解的梳理,表示現在已經進入了電商3.0時代,那他口中的電商新時代具體是指什么呢?相較于以往,新時代又孕育出了哪些新玩法新機會,又將面臨哪些新挑戰呢?
像“買手店”一樣的移動社交電商時代
電商行業發展到現在,經歷過好幾波潮流,我認為現在已經進入電商3.0時代。
電商1.0平臺型電商像百貨商場
電商1.0主要是平臺型的電商,代表企業有早期的eBay,以及之后的阿里巴巴、京東、當當等公司。
電商1.0像百貨商場,商品的發現機制是“檢索”加“搜索”,用戶在購買中會經歷一個篩選整理的過程。商品整體來說是多而不精的,決策成本也相對偏高。比如在京東、淘寶上買一個咖啡機,用戶通過目錄瀏覽或者輸入一個關鍵詞,平臺上便會顯示出上萬個SKU(庫存量單位)供用戶挑選。
平臺型電商的市值基本都在千億美元級別。例如阿里巴巴、以及線下的零售巨頭沃爾瑪,他們都是生態系統級別的企業,對應的市值也在千億美元級別。
電商2.0垂直電商像專賣店
電商2.0主要是過去5、6年興起的一批垂直性的電商,包括聚美優品、蘭亭集勢、以及目前規模最大的唯品會等。
電商2.0像專賣店,比如用戶進入一家Footlocker(世界最大的體育運動用品零售商),一定是為了尋找體育用品如球鞋。消費者對商品的發現機制是“目的性尋找”,商品的SKU偏少、品類相對封閉、品牌延展性相對偏差,但商品比較精致,因而決策成本比百貨商場低了不少。例如耐克的直營專賣店、家具店,就是這種類型,在互聯網上對應的就是聚美、美樂樂、唯品會等垂直電商。
這種類型公司的市值基本集中在百億美元的規模。例如唯品會去年市值比較高的時候大概有200億美元的市值,而現在市值大概在92億美元左右。傳統線下的Footlocker是美國體育用品垂直領域最知名的公司,市值也在95億美元左右。
電商3.0移動社交電商像買手店
電商3.0指的是過去一兩年成長起來的一批具有“移動+社交”特性的電商。
電商3.0像買手店,每家店聚集的品牌是不一樣的,它可能更有自己的調性。其主要服務于對某種定位或調性的商品有興趣的消費者,更多是在維護自己的客群,用各種方式進行個性化的推薦與發現。這與移動電商的個性化、場景化的定位是類似的。
買手店的模式是小而美的,目前市值規模在十億美元量級。例如蘑菇街、小紅書現在就處于這個量級的市值區間(當然還在成長之中),傳統線下的著名精品店Saks Fifth Avenue也是以29億美金的估值被收購的。
買手店也能做生態,看看Wish的高招
從電商1.0進化到電商3.0,看起來規模盤子在越來越小,但是華創資本投資的美國移動電商Wish卻有一個非常好的路子來突破限制。
Wish最早做商品推薦引擎,后來衍生出跨境電商這一商業模式。目前Wish已經有數千萬的用戶規模,主要服務美國等海外國家的中低收入群體,平臺上賣家端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賣家。
剛才提到,電商3.0時代的移動社交電商往往是像買手店一樣“小而美”的,而Wish發展到一定體量之后,通過產品矩陣的辦法來使得用戶范圍多元化,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價值。
比如,Wish針對對3C品類感興趣的用戶做了第二個App,名為Geek。后來又推出了一款App叫做Mama,很明顯是針對母嬰品類的。Wish通過前端多元化的產品矩陣辦法,在移動上滿足不同垂直人群的需求,而在商品后端卻是打通的一個全球的供貨鏈條。
Wish以這個辦法希望做到生態系統級的事情,即在電商3.0的時代做到電商1.0的規模。而目前Wish的市值已經是美麗說、蘑菇街的很多倍,未來也肯定能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美金的級別。
Wish的創始人Danny說,他的競爭對手是沃爾瑪,沃爾瑪現在一年的GMV大概在4000多億美金。相比之下,Wish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從移動電商帶來的改變與價值上來說,還可以細致劃分,對于非剛需和剛需品類上,移動電商核心要達到的是不同的任務。對于非剛需的品類來說,主要是創造新需求,并且盡量能夠提高平臺的毛利率;對于剛需品類來說,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消費觸點,實際上是增加了接觸商品的消費觸點。
貨、價格和用戶體驗,一個都不能少
電商核心究竟是在做什么?我個人有三點非常簡單直觀的判斷:
1.貨好不好。貨好不好有很多個維度,比如品牌、品質、庫存的穩定性。用戶可能今天拿得到品質很好的貨,明天就沒有了,這樣庫存是斷的,品質本身也是不穩定的。
2.價格低不低。如何定義價格低不低呢?這個“低”考量的是電商能夠拿到貨的價格,并且能夠給消費者最終售賣出去的價格。第一,渠道能力是有很大影響的。第二,不同品類,能夠抽到的毛利率區別會很大。第三個,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里面毛利率會趨向很低并且是沒有凈利的,要有利潤就要看市場競爭格局如何。如果有門檻,出多高毛利率都有生意。所以壟斷其實是最好的一種商業模式。
3.用戶體驗好不好。這個體驗包括從產品前端的體驗,到下單的體驗、支付的體驗,當然還有很重要的物流速度體驗等等。
我們以C2C買手制海淘為例,套用上面三個標準評判一下。第一,貨源本身有問題。比如在海淘平臺上買一個包,真假常常難以保證的。第二,庫存不穩定。用戶想要買香奈兒的某某款,下了單卻沒有了,因為代購賣家自己也不可能囤貨;第三,用戶體驗不好,跨境物流速度不能保證。因此可以判斷,海淘目前還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
去如何判斷一個電商的優劣?需要仔細分析行業狀況、品類、消費者和是否存在提升空間。歸根結底,投資一個天使或A輪的電商項目,可能還沒有辦法以細節的數據去要求他們,而且很多數據可能還在改變,模式本身也還在轉型。但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看這家公司想做的事情、想做的品類、服務的用戶群、以及競爭環境是否允許賺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