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97免费视频观看,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99视频国产热精品视频

首頁 網店學院 網店資訊 網店問答 專欄 店鋪裝修 拼多多入駐 蝦皮入駐 推廣返傭
    甩手網 > 網店資訊 > 賣家資訊

    李子柒之后,“網紅”阿木爺爺在Youtube爆紅

    2020-07-27 09:30:50 來源:天下網商 人氣:3985

    “網紅”阿木爺爺徹底火了!

    有多火呢?這段時間想要采訪他的媒體多達幾十家,需要排隊。在等待了兩天之后,終于爭取到了采訪。他為了應付現場突然來的媒體,采訪還中斷了三四次。

    這位廣西梧州的老手藝人,靠中國最傳統的卯榫工藝技術收獲了海內外一眾粉絲。早在去年,他就因手藝火過一次。這次他又上了熱搜,原因是有人把他的作品制成了合集,這下,他徹底火了。

    阿木爺爺成了李子柒之后又一個出圈的中國網紅,被稱為“當代魯班”。目前已經在Youtube吸粉120萬,視頻總播放量超2億。最火的一個視頻是:他不用一根釘子一顆螺絲、徒手造出一座2米高的拱橋。這個視頻在油管上播放超4000萬,驚呆老外:這是什么chinese功夫?

    “沒有想過還能火第二次。”阿木爺爺的兒子,也是“阿木爺爺”賬號背后總操盤手王保成表示。一切偶然,又是必然。

    驚呆老外的“中國功夫”

    阿木爺爺名叫王德文,63歲。

    一件深藍布衫,戴著草帽,踩著布鞋。長相敦厚,笑容和藹。看起來,他與農村隨處可見的老大爺無異。但另一面,他是粉絲心目中的“寶藏爺爺”。

    做了50多年木匠,阿木爺爺一雙長滿老繭的大手,總能變戲法地做出會走路小豬佩奇、變化莫測的魯班凳、夢幻的手搖泡泡機......看過他視頻的外國網友紛紛獻上膝蓋。

    7個月前,阿木爺爺做的一把魯班凳視頻被播放了1000多萬次。令人驚奇的是,伸縮自如的板凳竟然只是用一塊木頭做的。阿木爺爺再一次坐實了“當代魯班”的封號,真正出圈。

    這個視頻下面的熱評畫風是這樣的:宜家已經離開聊天室、我是個木匠我也說不出話、簡直就是魯班在世……這讓2000多年前的“中國木匠鼻祖”魯班葉*了一波存在感。

    不少人認為,阿木爺爺將中國傳統木藝繼承了下來,是中國文化向世界的一次重要展現。事實正是如此,阿木爺爺的作品中充滿了中國傳統技藝,比如沒有一根釘子和螺絲,全靠傳統的榫卯結構技術拼接而成的兩米高的拱橋。這個視頻科普了這項中國古老的榫卯技術,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4261萬次播放。

    因為技法神奇,阿木爺爺的視頻還引起了一場爭論。有外國網友懷疑,視頻可能先用了CAD技術模擬,再后期結合手工制作的。不過,這個評論馬上就得到了群嘲:這可是幾千年前中國古代就有的技術!

    不少網友感慨:阿木爺爺的大腦,簡直就是一臺3D模擬器。

    父子搭檔,干活不累

    阿木爺爺的爆火,和他過硬的“功夫”有關。

    9歲那年,他的父親在一場觸電事故中意外身亡,母親體弱多病,一家五口的生計落在了他的身上。輟學后,他從早到晚跟著大人在生產隊干活掙工分,但總是無法跟上進度。十多歲時,他偶然接觸了木工,隱隱發現了自己的天賦所在,一做就是幾十年。靠著木工手藝,他拉扯大了一對兒女,還買了房。

    阿木爺爺厲害,但單靠阿木爺爺也不行。他的背后,是兒子王保成。

    2013年,王保成進入短視頻創作領域,熟悉內容創作流程,包括策劃、制作、剪輯,以及后期的發布和運營。

    他曾經涉足過三農、搞笑、娛樂等題材。兩年多前主攻農村美食,賬號名稱也不叫“阿木爺爺”而叫“功食道”。烹飪過程十分硬核,如在小河邊架起一口大鍋,烹飪肘子、甲魚、螃蟹、小龍蝦等,偶爾也會烤魚、做叫花雞。不過,視頻始終不溫不火。

    王保成的視頻創業進入瓶頸。父親自告奮勇:“要不拍我的木工活吧。”在此之前,為了照顧孫子,阿木爺爺剛從山東聊城搬到了兒媳婦所在的廣西梧州,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

    沒想到,兩人第一次嘗試拍攝的“魯班凳”一炮而火。于是,視頻內容漸漸從美食轉向了木工技藝與產品,有了如今驚呆眾人的蘋果鎖、將軍案、微縮世博會中國館等作品。半年間,粉絲突破100萬。今年7月,王保成將賬號名稱直接改成了“阿木爺爺”。

    “之所以火,還是跟題材有關。”王保成說,粉絲都是被中國傳統榫卯工藝文化吸引的。

    王保成表示,目前內容的來源主要在三方面:一是中國幾千年來積累的木工文化,這里面可拍的東西太多了;二是阿木爺爺幾十年木工經驗積累;三是父子倆平時會經常上網尋找素材和資料,兩人再進行溝通和創新。

    一個是有著50年經驗的老工匠,一個是有著7年經驗的短視頻內容操盤手,兩人一搭檔,火了。中國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延續,在互聯網時代找到了新的方式。

    “寶藏爺爺”的執著

    “他是一個很認真很執著的老人,而且十分喜歡學習新的事物。”

    在阿木爺爺的兒媳婦看來,他雖然好脾氣,但認準了一件事就會堅持,看到喜歡的作品會一直鉆研,必須把它做出來,有時候晚上睡覺都會想著這回事,為了制作一個作品經常忘了吃飯。

    這種執拗還體現在,堅持用最簡單的工具、最傳統的技藝——鉆、鑿、磨,刻畫出復雜的作品。

    兒子王保成在現代化制作方式上比阿木爺爺懂得多,也曾經勸過阿木爺爺,希望他省點功夫,但最終也沒有說動他。“就鋸木頭來說,我的鋸功不如父親,我的意見就是找電鋸,幾下干完。但父親不同意,他堅持用手鋸。”

    由于堅持手工,阿木爺爺免不了受傷。多年前,由于阿木爺爺切木頭時太過認真,忘記墊在木頭下的手,刀片直接將手指切斷。沒想到拆線過后沒幾天,阿木爺爺又拿起了鋸刀。一個月前,阿木爺爺在翻新小院過程中又不小心傷到了手,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表達關切,并表示:等你回來。

    “干活哪有不剮不碰的呢?”阿木爺爺將一切傷痛都描述地云淡風輕。他說,“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要對這行感興趣,但是感興趣不代表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阿木爺爺制作一個作品,花費的時間并不少。做一個蘋果鎖,除了中午吃飯不休息,整整做三天;做一個將軍案,需要一周;做一個魯班凳,也得五六天。

    阿木爺爺火了,不少人找到他希望能向他學習手藝,不過,由于招學徒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他放棄了。在視頻中,阿木爺爺盡量把木工步驟展現地清楚,把中國傳統木工榫卯技藝傳承下去。如果會一點木工基礎的人,基本上能根據視頻做出實物來。王保成平時也會解答網友們關于制作方面的疑問,有不懂的再來請教阿木爺爺。

    “什么網紅啊,我就一農民。”得知自己火了之后,阿木爺爺并不為動,他說,技術比我高的師傅還有很多。干一輩子,干好這一件事就好了。“現在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目前的視頻還沒有達到網友的標準,希望接下來能拍的更清晰、更明白。”阿木爺爺說。

    只賣一款產品的淘寶店

    相比于阿木爺爺的簡單和聚焦,兒子王保成有自己另外的打算。他逐漸明白接下來的努力方向:“保持軟實力,提升硬實力。”

    所謂“硬實力”,是指商業化的運作,以及阿木爺爺作為一個IP的整體打造。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網友表達了對阿木爺爺木工作品的興趣。在油管上,有網友評論:從沒看到阿木爺爺售賣自己的作品。

    其實去年底,阿木爺爺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同名淘寶店,但是目前只上架了蘋果鎖一款產品。這款蘋果鎖售價198元,月銷17單,有買家評價:“雖然發貨時間有點晚,但是拼完之后很有成就感。”

    明明需求旺盛,為什么產品和成交不高?因為目前仍然受制于工藝復雜、產量有限。

    阿木爺爺在山東有自己合作的木匠,不過由于蘋果鎖最快也需要2天制作完成,因此每個月只能制作20個左右。產品大多數時候供不應求,大多數時候需要預定。最近由于原材料緊張,產品更是出不來。

    “工藝太復雜了,產量起不來。我們想把量搞起來后,再去推我們網店。”阿木爺爺的兒媳婦已經懷了二胎,退居幕后,管理淘寶店鋪。

    關于商業化這一塊,王保成并不想透露太多,但這是他思考的一個方向。接下來,王保成還有淘寶直播的計劃,通過直播讓更多人看到這項中國傳統手藝。

    如今,廣西陳塘鎮還在村里最好的位置開辟了專門的拍攝基地,以支持王保成的創業。

    中國網紅靠什么征服世界?

    “我們跟李子柒沒法比,希望多跟他們學習。”王保成表示,李子柒的全網影響力不可匹敵,且李子柒的視頻畫質和構圖等,也有很多值得讓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們細究這兩位在海外爆紅的網紅,似乎可以發現一些微妙的聯系和共性。

    李子柒出生于1990年,雖然年輕,經歷卻坎坷。李子柒父母離異后,父親再娶,隨后不幸病逝。她隨后跟隨爺爺奶奶回到四川農村長大,14歲時迫于生計輟學,也曾前往城市討過生計。22歲那年,奶奶重病,李子柒回村照料,便從此歸隱山林,田園牧歌。在李子柒的視頻中,就有不少與奶奶平靜而溫情的生活日常。

    阿木爺爺63歲,同樣幼年喪父,經歷坎坷。如今,他有一個小孫子,馬上將迎來另一個孫輩。他的視頻背景同樣是深山溪澗,蟲鳴鳥叫,猶如世外桃源。阿木爺爺會做小豬佩奇、撥浪鼓、竹蜻蜓、泡泡機逗弄孫子,爺孫倆其樂融融。

    李子柒被稱為“寶藏女孩”, 阿木爺爺被稱為“寶藏爺爺”。也許是因為在長久以往充滿磨難的生活中,他們習慣了承擔、創造、耐心和等待。

    習慣了最接地氣的生活,便也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最深入的親歷者與實踐者。如今,他們又成了傳播者、傳承者。阿木爺爺讓中國最傳統的木工榫卯技藝為更多人驚嘆,而李子柒已經將領域擴展到了藍印制衣、文房四寶。

    他們的視頻畫面,有一些同樣的關鍵詞。比如自然、親情、傳統、創意、中國風……以及一種讓時間停頓的力量。

    也因此,他們的視頻沒有解說,沒有語言,卻能讓全世界讀懂。“工匠精神,匠心為本,文化外溢,潤物無聲”,央視網這樣評價阿木爺爺。

    人類的命運是共通的,他們身上這股對生活的熱愛與超脫,經歷歲月與風雨后身上的沉淀與淡然,讓全世界網友動容。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以這樣一種方式傳遍全世界。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甩手網
    關注微信
    手機開店實用工具
    關于甩手軟件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協議     |     用戶權限     |     站點地圖     |     幫助中心

    甩手客戶服務

    • 甩手問答
    • 在線客服:企業QQ 800055007
    • 白班咨詢電話(9:00-18:00):
      0755-26470437/26470392
      晚班咨詢電話(18:00-22:00):
      18926581976/18926585976
    • 客服上班時間:
      周一至周五9:00--22:00,周末9:00--17:00
      (除法定節日以外,其他不在線時間請留言,
      我們看到后會第一時間回復您!)
    • 甩手網投訴電話:0755-26470437/26470392轉621

    關注公眾號

    Copyright ©2010-2020 深圳市華通易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甩手網 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2028137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16號

    關閉
    在線客服
    投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