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出計劃
為了進一步鞏固其建立安全電子市場生態系統的承諾,Shopee與新加坡消費者協會(CASE)簽署了一份協議,通過新的電子商務爭議管理框架保護消費者權益。
近日,Shopee推出了一項名為Shop Safe with Shopee的新消費者保護計劃,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在線購物體驗,該計劃的推出以Shopee與CASE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為標志。Shopee副總裁Ian Ho先生表示:“隨著電子商務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全已經成為新加坡消費者的基準。Shop Safe with Shopee建立在我們致力于營造安全可靠的電子市場環境的基礎上,買賣雙方都可以在這里安心交易。”
根據介紹,Shop Safe with Shopee計劃通過與賣家合作,確保其平臺上的產品列表包含信息全面的產品描述和標記,例如家用電器的Safety Mark 標簽和在新加坡銷售的預包裝飲料的 Nutri-Grade 標簽。此外,該計劃還積極打擊詐騙,通過Facebook、Instagram的社交媒體渠道定期分享有關最新騙局、預防詐騙的教育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目前在Facebook上擁有超過2500萬粉絲,在Instagram上有超過14萬名粉絲,這意味著其分享的內容將得到廣泛傳播,無論是在傳播聲量還是傳播范圍上,都將產生重要的社會影響,兼顧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事實上,Shopee一直都在努力優化促進用戶安全的政策,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保障措施。
Shopee尤為重視支付環節的安全,畢竟這事關買賣雙方的資金安全,此前推出了Shopee Guarantee功能,即在買家確認他們收到的商品狀況良好并對購買感到滿意之前,該功能會拒絕向賣家付款。此外,Shopee的高級零售空間Shopee Mall是直接在平臺上銷售產品的授權零售商和品牌的官方主頁,其中賣家均經過驗證,保證消費者購買到的是正品。
二、安全購物
當前,人類社會正處于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中,傳統的線下購物方式更多地轉移為線上購物。然而在線上購物的過程中,包含搜索、瀏覽、購買、支付、送貨等一系列流程都處于看不見的風險之中。
無論是平臺、商家還是消費者,作為購物鏈條上的一環,都能夠從安全無憂的購物環境中受益。
一方面,平臺和商家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可靠的購物體驗,保障了其權益,消費者對平臺和商家的好感度也將隨之蹭蹭上漲,從而形成“消費者買得安心,平臺和商家賺得開心”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平臺越可靠,就越能吸引更多優質的第三方賣家入駐;賣家越可靠,也就越能壯大自身和平臺的實力。因此,無論怎么看,致力于創造安全的經營環境都是一件大家樂見其成的好事。
常年馳騁于電商沙場上的巨頭們自然也明白保障用戶安全的重要性,紛紛出臺相關措施。
例如,在Lazada平臺上,有一系列針對賣家制定的誠實交易政策。若平臺判定商鋪參與了欺詐行為,則會根據嚴重程度鎖定商品、限制賬戶、沒收賬戶款項,或者進行最高48分的扣分等處罰。正如Lazada知識產權保護團隊主管蔡安迪(Andy Chua)所說的那樣,“Lazada致力于不斷提高平臺治理效率,與各地政府緊密合作,為公眾提供安全的信息和服務,幫助購物者識別網上購物的陷阱。”
而發家于二手交易的eBay,如今專注于持續擴大其二手業務,在這個過程中,為保證商品來源的保真性,與Assembly合作推出了“品牌認證”計劃,便于品牌驗證產品真偽。eBay的這一舉措緩解了消費者存在的“買到假貨”的擔憂,尤其是在奢侈品的交易上,eBay顯然比沒有相關認證計劃的平臺更勝一籌。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消費者對購物體驗要求的提高,未來平臺必定會不斷優化安全保障措施。因此,各位賣家也要遵守相關的規定,切勿逾越紅線,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