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買菜籌備開城上海
生鮮電商領域,久違的熱鬧了起來。
近日,第三方招聘平臺信息顯示,淘寶買菜似乎正在上海招聘地推(BD),工作地點在上海嘉定區,主要負責淘菜菜團長的開發及推廣,并根據市場營銷計劃完成GMV/用戶指標。
今年5月,淘寶在App首頁上線“淘寶買菜”入口,與“淘寶直播”“淘寶好價”并列。三者分別對應淘寶今年的“本地零售”“直播”“價格力”三大戰略,共同占據淘寶首頁最重要的流量入口。
據了解,淘寶買菜其實是由“淘鮮達”(小時達的即時零售業務)和“淘菜菜”(次日自提的社區團購業務)合并而來。
這次“開城”的正是社區團購模式的淘菜菜業務,需要招聘地推開發當地自提點“團長”。
今年以來,淘菜菜明顯加快了擴張速度。先是2月10日,淘菜菜浙南中心倉開啟運營,開始為溫州、臺州兩地20多個區縣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此后的3月12日,淘菜菜開啟杭州主城區服務。杭州主城區消費者可下單新鮮果蔬、肉禽蛋類、酒水休食等商品,享受明日達超市服務,次日中午在家門口自提點提貨。據悉,開城當天,淘菜菜銷售額超目標200%,所有包裹準時送達;
緊跟著的3月21日,淘菜菜又在安徽亳州再開新城。亳州淘菜菜融合了安徽合肥中心倉和江蘇徐州中心倉兩地的綜合供給和履約能力,得以為皖北地區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
截至目前,淘菜菜已在全國18個省份(包含直轄市和自治區)提供服務,且還有繼續擴張的趨勢。
而且可以明顯看到,淘菜菜今年的重心放在了人口更加密集的華東地區,或許是為了先跑通部分城市再進一步推廣。
在這樣的情況下,淘寶買菜開始布局上海市場也算是順理成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淘寶買菜在社區團購領域兩個最大的對手——拼多多和美團,均早已在此深耕許久。
尤其是拼多多,不僅總部位于上海,它旗下的多多買菜也長期占據著社區團購市場規模的第一,且已接近全國盈利。
對于淘寶買菜而言,上海可能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但同時也是一塊必爭之地。
淘寶美團拼多多齊聚,生鮮電商正面對壘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數字零售臺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可達6427.6億元,同比增長14.74%。
雖然依舊保持高速增長,但也明顯出現了放緩的趨勢——過去三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42.54%、27.92%和20.25%。
當行業整體增長趨緩的時候,各平臺之間的競爭也更加趨于存量競爭,比如對于“地區”的爭奪。
據統計,目前北京地區的生鮮電商玩家主要有美團優選、美團買菜和京東生鮮等;浙江地區主要有淘寶買菜、天貓生鮮(天貓超市)等;上海地區則有多多買菜、美團優選、京東到家、盒馬、叮咚買菜等。
不難看出,各家生鮮電商平臺首要布局的,都是自己的總部所在地。像是在北京的美團、京東,在杭州的阿里,在上海的拼多多等。
但上海地區似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主流電商平臺都不約而同地在此嘗試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隨著淘寶買菜也開始組建地推團隊,上海似乎已經成為了生鮮電商的“紫禁之巔”。將在這里打響的,是一場用戶心智和市場份額的爭奪拉鋸戰,最終的戰況甚至可能影響到更廣范圍內的戰局。
對此,主場作戰的拼多多當然不會袖手旁觀。
今年5月到6月底的2023國際消費季暨第四屆上海“五五購物節”期間,多多買菜大手一揮,在上海地區投放6000萬張買菜專用消費券,覆蓋全市16個區近1.3萬個居民小區。
而且借助五五購物節的契機,多多買菜還試點了“買菜進社區”,合作志愿者送菜上門,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培養消費心智。
長期深耕上海市場的拼多多,顯然也具備更多的優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其他競爭對手,拼多多也有一個短板——配送。
像是美團在上海,除了有次日自提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也有最快30分鐘送上門的“美團買菜”業務。對于一些即時需求更強的消費者而言,美團顯然更具誘惑力。
淘寶方面,雖然“淘菜菜”才開始組建地推團隊,但“淘鮮達”很早就已經在上海有所布局,時效方面最快也能達到小時達的程度。
至于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由于末端配送能力的缺乏,至今也只能提供次日自提的服務。
隨著淘寶和美團一邊投入社區團購,一邊加碼即時零售,拼多多在生鮮電商領域仍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生鮮電商,換一種方式“內卷”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生鮮電商領域的玩家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但行業先是經歷了一輪“補貼之爭”,拼命燒錢換市場,淘汰掉一批融資失敗的小企業;后又開始了“模式之爭”,O2O、社區團購、前置倉等一拼高下,最終隨著每日優鮮的暴雷,前置倉暫時輸掉了這場戰役。
到了今年,還能留下的生鮮電商玩家基本都有著雄厚的資本,其他的則處在危險的邊緣——比如開始謀求轉型的每日優鮮,以及為了守住利潤接連撤城的叮咚買菜。
而對于剩下的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平臺來說,過去的兩場戰役已經不再重要,接下來的競爭焦點已經返璞歸真——回到了“供應鏈之爭”。
比如在前幾天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水果展上,盒馬與智利的第一大車厘子種植出口公司Garces Fruit吉制、中國最大的榴蓮分銷商Niran International Company、全球最大的水果蔬菜類合作社Sunkist、東航物流生鮮港等17家“水果巨頭”達成戰略合作。
據盒馬表示,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升級供應鏈,通過多種方式提升物流時效,保證水果等生鮮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品質。
另一邊的美團優選,在前幾天宣布從“明日達”升級為“明日上午到”,相當于最快只需半日達。在這背后,正是美團不斷優化采購范圍和標準,才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
還有像是淘菜菜,今年6月“淘天集團物流部”發布變更公告稱,淘菜菜招標采購信息平臺微信公眾號更名為“淘寶天貓物流采購信息平臺”。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眾號關聯公司也正式更名“杭州淘天供應鏈有限公司”。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淘寶買菜正持續優化供應鏈環節,其已經與阿里數字農業深度打通,平臺上大量產地直采農貨都是由阿里數農在前端采購,再運到淘菜菜的工廠進行預包裝、預清洗等處理。
至于多多買菜,其之所以能夠實現低價優勢占據更多市場,原本就是因為其依托原有的農產品供應鏈優勢進行“源頭直采”,有效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成本……
而當主要的生鮮電商平臺們都開始回歸供應鏈建設和優化時,我們也看到消費者們不再把低價當做唯一的標準——他們對于生鮮和生活品質的追求,也給予了生鮮電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