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破6.2億
隨著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他們在下單時開始在各個平臺輾轉比價。低價心智深入人心,各電商平臺也開始全面開啟低價模式。而以低價起家的拼多多,是在消費者中最早形成低價心智的,也在此次大戰中贏得了開局。
拼多多披露的雙11大促前三天的戰報顯示,大促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通過“單件立減”“天天折扣”等活動提供雙重補貼。
目前,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規模突破6.2億,一線城市用戶訂單量同比增長113%,四五線城市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67%。
據QuestMobile數據,2023年7月,拼多多日均DAU約3.07億、月活用戶約6.56億。可以看出,通過這個大促節點,拼多多加持百億補貼等玩法,提高了用戶粘性以及活躍度,為品牌商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機會。
據了解,單件立減玩法是拼多多今年雙11新出的玩法,對于參與此次活動的商品,將額外發放官方補貼,投入不設上限,首批參加單件立減活動的品牌商品超20000款。
數據顯示,拼多多開門紅前三天,國內外品牌新品入駐數量實現同比翻倍增長,首次參與多人團玩法的品牌增長了10倍以上,參與單件立減活動的品牌商品突破5萬件。
在開門紅階段,平臺海鮮、羊肉、水果、運動、美妝、小家電、電動車、學習機、茶飲料、進口零食、電腦硬件、高端樂器等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10%;
家具、家居、新能源汽車配件等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20%;寵物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600%;家居家紡部分類目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800%。
拼多多百億補貼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大促期間,用戶的消費理念是一邊理性,一邊升級。比如,一線城市的白領、中產在百億補貼選購了更多的水果、貓糧和數碼產品,三四線城市的寶媽、00后在百億補貼拼購了更多的美妝、家電和運動等大牌國貨。
今年又是一場叫囂低價的雙11,各個平臺都標榜全網低價、百億補貼爭著搶流量搶用戶,戰火更是蔓延到了平臺與主播之間。從競爭維度看,說到底,哪家電商平臺更貼近用戶的低價需求,誰就能贏得這場電商戰。
2.電商巨頭雙11發起百億補貼大戰
百億補貼可以說是電商行業實現平臺拉新和GMV增長短期內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今年雙11頭部電商平臺都加入了百億補貼大戰。
在天貓雙11開啟預售前一天,淘寶加碼百億補貼,緊急上線了雙11狂補專場,手機數碼、大牌美妝、保暖鞋服、換季潮品等行業爆款商品、應季新品補貼至年度新低價,現貨開賣。所有參與淘寶百億補貼的商品支持消費者全網比價,買貴必賠。
該專場品類還是比較全,補貼力度也較大。具體來看,包括最新款的iPhone 15系列、戴森吹風機、SK-II神仙水、海藍之謎面霜、蘭蔻小黑瓶等大牌商品。
以iPhone15為例,淘寶加碼補貼后,到手價為5198元;戴森HD08吹風機,淘寶百億補貼到手價低至1799元;日常價1410元的海藍之謎150ml精粹水,補貼后到手價為488元。
而京東今年雙11也是首次新增了百億補貼頻道,于10月31日晚20點全面開啟。官方介紹,百億補貼日6期免息活動,活動期間產生的息費費用由項目組共同承擔,商家0成本。
據辛利軍透露,今年雙11參與京東百億補貼的商品數量達到618大促時的2倍;9塊9包郵頻道上線一個小時,參與該頻道的產業帶商家實現銷量相比日常翻10倍。
現如今,百億補貼也已成為大促活動的常態。早在2019年的618,拼多多率先啟動了“百億補貼”,并將其固定為常規頻道。
而在2018年初張勇在接受采訪時提及拼多多曾表示,“沒看到消費在往上走嗎?”同年,拼多多的用戶增加了1.7億。
面對拼多多的強勢增長攻入淘寶腹地,直到2020年,淘寶才明白下沉市場的重要性,上線了淘寶特價版。
今年4月20日,淘寶把聚劃算百億補貼升級為淘寶百億補貼。據稱此次百億補貼商品的傭金平均降幅在70%,幾乎涉及了所有行業,數碼電器等部分商品類目的傭金已低至1%。
今年3月京東、蘇寧易購也同時上線百億補貼頻道。
需要注意的是,低價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平臺進行常態化的補貼,對商家還有平臺來說是一場持久的考驗。
面對行業競爭、電商平臺補貼比拼低價的問題,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表示,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這是良性競爭,其實是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整體發展的,對消費者對平臺都是好事。
對拼多多來說,應對行業快速變化的核心,不是關注競爭對手的戰略,而是立足于消費者的需求,提升自身的能力,直面競爭。
3.雙11各平臺如何增長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了存量市場階段,如何增長成了行業難題,各電商平臺用低價全面發力雙11以獲得新增量。
從雙11陸續發出的戰報來看,低價策略十分有效。截至10月23日,抖音商城整體GMV較去年雙11同期提升200%,支付用戶數較去年雙11同期提升165%,支付訂單量較去年雙11同期提升195%,商品日均GMV較去年雙11同期提升84%,動銷商家數較去年雙11同期提升68%。
天貓雙11戰報顯示,10月24日晚八點預售首小時,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的品牌達1300多個,成交同比超500%的品牌數近700個。珀萊雅、歐萊雅、海爾、斐樂等品牌成交額連續破億,一些國貨新品牌成交額也成功破億。
京東開售10分鐘下單用戶數、成交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4倍;參加京東11.11的商家數量也再破紀錄,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5倍。
百億補貼等低價模式固然能帶來短線增長,并有助于打入下沉市場贏得用戶心智,但是從長期來看,不排除會引發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另外,低價模式還會破壞多年來打造的平臺調性。
浙商證券曾指出,“百億補貼”可能影響京東自身價格體系,對原自營生態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京東本身核心心智是“快”、“好”,而補貼帶來的用戶多為“圖便宜”的用戶,補貼帶來增量用戶價值有限。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京東本身在物流、員工規模等方面成本較高,短期京東若達到拼多多相同補貼水平邊際需要投入更多費用,長期若與拼多多保持相同補貼水平,盈利能力會受侵蝕。
想要建立起行業競爭壁壘,還需要探索更多符合自身平臺發展的模式。京東是以自營+開放平臺模式、淘寶以開放平臺的模式,拼多多以拼的模式、抖音以及快手電商是以內容加直播電商的模式,均實現了用戶規模和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
此外,加大科技投入能夠讓平臺贏得市場先機,隨著技術快速發展也會催生新的業態以及模式。同時,電商平臺也將更加敏銳地觀察到消費者的消費動向和需求,可以更加精準地向消費者和商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