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emu一路狂飆
2023年,跨境電商最大的一匹黑馬當屬Temu。
據研究機構Similarweb披露數據,截止2023年12月,Temu的獨立用戶數量已達4.67億,與全球速賣通齊平,位列全球電商排行榜第二名。
亞馬遜以26.59億用戶穩居第一,SHEIN以1.723億用戶排名第三。
時間往前倒6個月,當時的Temu全球用戶規模僅為2.263億,排名第四。前三依次是亞馬遜(23.45億)、Aliexpress(4.218億用戶)和Shein(2.513億用戶)。
僅半年時間,Temu獨立訪客數量飆升了106.4%,狂攬了近2.41億新用戶。與此同時,SHEIN用戶流失了近8000萬。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表示,“如果我是張一鳴,我會更加激進地做全球化。”2022年9月,拼多多推出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拉開“激進式”全球化序幕。
到2023年9月,Temu上線一周年,就已登陸47個國家,APP下載次數達2 億次。
一位Google人士評價稱:“Temu 的激進投放和快速增長,不僅在中國出海公司中前所未有,在全球公司中也是如此。”
據了解,2023年初,Temu耗費超1400萬美元在美國超級碗投放了兩條30秒廣告位,迅速打開美國市場。
根據蘋果公布的2023年美國App Store的應用下載量排行榜,在免費應用程序下載量榜單中,Temu已經超越了TikTok、Instagram、Google、YouTube等一系列APP,強勢登頂第一。
快遞運輸公司ShipMatrix數據顯示,Temu在美國平均每天發運大約100萬個包裹,目前這個數字在美國每天發運包裹總數中所占比例還很小,但卻在快速增長中。
除了美國,Temu在歐洲、中東、拉美、東南亞等區域也在迅速擴張。
Similarweb數據顯示,2023年4月23日至11月23日,Temu.com在歐洲各國多品類零售商中的流量份額排名前10;在英國和法國,Temu已擠進排名前5,尤其在英國,Temu每月訪客量超過1100萬。
2.極致低價,無往不利
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黃崢前腳用拼多多超過了阿里,后腳在海外市場用Temu追平速賣通。
2023年11月,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不久,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拼多多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境電商業務的快速增長。
據統計,Temu去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已突破50億美金,尤其9月份,其單日GMV甚至達到8000萬美金,月銷售額與上半年30億美元的GMV幾乎持平。
Temu和拼多多一樣都是采用低價策略,提供高性價比商品來吸引消費者。低價在電商領域的市場競爭中永遠有效。
極致低價為Temu迅速積累了種子用戶,再加上大手筆的燒錢營銷和社交裂變等玩法,使得Temu在歐美等市場迅速擴張。
這種極致低價主要得益于拼多多的全托管模式,國內賣家只需要把商品提供給平臺,平臺會完成后續幾乎所有環節的運營工作。
對于賣家來說,由平臺托管大部分運營,將大大降低跨境電商門檻和成本。而對于Temu來說,平臺得以把控商品質量和價格。
Temu掌握定價權,引入了競價機制,同款商品價低者可以獲得更多流量傾斜;競價失敗的商品則會被限制備貨與上新。如果賣家持續競價不成功,賣家已入倉的貨物將由Temu退回。
Temu賣家收到的平臺降價申請
與此同時,Temu早期進入的市場,都是擁有更高客單價的歐美國家。通過低價優勢,Temu迅速攻占當地下沉市場,吸引更多低收入用戶以及大量中小商家入駐。
如今Temu已經對整個美國零售行業帶來了沖擊。截止2023年11月,Temu占據美國折扣零售市場將近17%的市場份額。
在一篇報道中,Temu發言人被問及為何價格如此低時表示:“更好的問題是為什么其他地方的價格如此高。”
Temu剔除了中間商加價環節,讓生產商直接對接消費者,壓低商品成本,助力賣家薄利多銷。只要定價上的損失能夠持續被規模的增長覆蓋,就始終能擠出利潤空間。一些賣家會直接將Temu作為清庫存的有效渠道。
如今Temu是拼多多近年來投入力度最大的新業務。而大肆壓價和促銷,也給平臺帶來了虧損。
為了保持極致低價的優勢,Temu與美森、馬士基、中遠海運等船舶公司展開合作,通過海運快船的形式進行跨大洲的貨物運輸,來降低物流成本。
以美森為例,通過美森海運渠道,從上海運輸到美國長灘最快僅需11天,較傳統海運方式縮短了一半時間,成本較空運也更低。
據晚點LatePost獨家消息,Temu 2024年將沖擊300億美元GMV目標,是2023年的兩倍還多。要實現這一目標,Temu今年的擴張速度預計將進一步加快。
3.2024年跨境電商風云再起
Temu在全球野蠻生長,不到兩年時間,用戶數超越SHEIN、追平速賣通,盡管和亞馬遜還有著斷層式的差距,但Temu的實力已經不容忽視。
2024年1月起,亞馬遜將售價低于15美元的服裝產品抽傭比例降至5%;把價格在15~20美元之間的服裝產品抽傭比例降至10%。此前,這兩類產品的抽傭比例均為17%。
在中國跨境電商的沖擊下,亞馬遜此舉不難理解。降低客單價低的商品銷售傭金,意味著亞馬遜正在大力扶持平臺上的部分低價商品,重審中小商家的價值,直面以極致性價比著稱的Temu等平臺的沖擊。
當下亞馬遜在產品質量和配送服務方面還是有著很深的護城河優勢。Similarweb數據表明,截至2023年10月,Temu每月的獨立訪問量達到了4200萬,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但只有4.5%產生了實際交易。
相比之下,2023年10月亞馬遜的獨立訪問次數為2.68億次,其中56%完成了購買,轉化率是前者的十倍有余。
另據GWS的一份調查,消費者對Temu退款等售后服務的滿意度為19%,明顯低于亞馬遜的32%。消費者對Temu配送的滿意度僅為30%,低于亞馬遜的52%。
低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決策,但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品質和服務往往是經久不衰的衡量標準。
亞馬遜于2023年末還推出了類似于“物流全托管”的服務——亞馬遜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
據悉,Temu最早運用全托管模式,當時該模式還并未被命名。速賣通則是首先測試“全托管”服務和率先命名的第一批平臺之一。隨后,Lazada、Shopee、TikTok Shop等跨境電商平臺也都陸續官宣加入了全托管的陣營。
就在最近,速賣通還推出了半托管服務,2月將在美國站率先生效。半托管使商家自主掌握定價和運營的靈活性,幫助商家通過自主運營來獲得更多的溢價空間,同時保留全托管的服務標準和權益。
近一個月,關于半托管的咨詢量就環比增長了5倍。已有商家反映,入駐半托管后單量提升2-3倍。
跨境電商平臺之間的內卷程度正在不斷加深,面臨Temu的低價侵蝕,其他跨境電商平臺也正在增強護城河。
SHEIN是Temu低價入局以來受影響最大的平臺。但在快時尚零售領域,SHEIN仍然是勢頭迅猛,增速較快的平臺。
近日,SHEIN的合作伙伴Authentic Brands Group的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杰米·索爾特(Jamie Salter)透露,SHEIN 2023年收入已逾300億美元。同時,SHEIN也已經占據了美國快時尚支出中占據最大份額(約40%)。
此外,TikTok Shop也將是Temu在2024年的一大競爭對手。最近有媒體報道,TikTok初步計劃2024年將其在美國的電商業務規模擴大十倍,達到175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TikTok還計劃沖擊500億美元GMV目標。
今年將是各方勢力加速角逐的一年。拼多多憑借低價搶到了“先手”,但隨著更多平臺相繼布局,競爭變得更加激烈,2023年Temu狂奔模式能否在2024年再度上演,還不能早下定論。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