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持續“變臉”,將原本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的10%新增關稅,提高到20%。這一新關稅,已于3月4日生效。
面對這一波針對全品類商品的加稅,最受傷的是誰呢?跨境電商賣家應如何應對的?
美國第一輪10%的加稅,已經讓許多出口商已經叫苦不迭。
浙江諸暨襪子出口商李天表示:“加稅10%的時候,就有美國客戶提出來,希望我們分擔一半關稅,但我們真的承擔不起,因為襪子的供應價格已經被壓到底了,哪怕增加這點成本,我們不僅賺不了錢,甚至還可能要貼錢。”
如今已是3月初,李天的幾個美國老客戶至今沒有下單,他只得在其他歐洲等其他市場上多下功夫,以求抵消一些損失。
如今美國在原有的10%基礎上,加稅到20%,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面對如此大幅度的加稅,許多出口商預判,美國顧客肯定會過來商量,如何分擔新增關稅成本。
一些出口商早就做好打算,買賣雙方各擔一半,是其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如果超過這一限度,生意可能做不成了。
剛剛過去的2月,屬于出貨的傳統淡季,買賣雙方還沒有密切溝通,目前要還是要看美國客戶的反應,等他們主動磋商分擔的比例。
對大部分出口商來說,20%的新增關稅,已經成為了“難以承受之重”。因為,出口商品的利潤率是經過多年磨合出來的,在激烈的比價之下,實際成交價格已經非常接近成本,利潤率哪怕提升一個小數字,也非常難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出口商僅存的利潤被吞噬了,其在美國市場的生意暫時無法做下去了。
同樣地,加稅20%,也使一批跨境電商(B2C)賣家受到了“暴擊”。
對于不走包稅物流模式的賣家,關稅增加20%,或將導致其關稅成本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20%,而對于走“雙清包稅”模式的賣家,則有不同的影響。
目前,一批物流公司已經發出公告,對美線包稅漲價0.5元/KG,同時還要收平均1元/KG的附加費。
雖然一些物流公司在往日通過“低報”等方式,“消化”掉了一些關稅壓力,但如今一下子增加20%,最終的成本,必然轉嫁到賣家身上,因此不得不漲價。目前,海運價格因為集裝箱價格降了 ,看起來跟年前似乎沒有什么變化,但一切因素回歸正常之后 ,加征關稅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呈現出來。
加稅,取消小額商品關稅豁免(雖然暫緩執行),一系列組合拳下來,一批賣家遭受了連環沖擊。
其中,銷售白牌標品的賣家受到的沖擊最大。 這些賣家銷售的商品,沒有附加值,也沒有品牌溢價,在亞馬遜、eBay、Temu等飽和競爭的場景下,價格已經降到了極致,也已無限接近成本了。
這些賣家賺的那份錢,不是經營企業的利潤,而是“為社會打工的工資”,因此,只要某個環節的成本增加,就可能會導致微薄的利潤乃至“社會工資”歸零。
為此,在包稅物流公司漲價的情況下,一批賣家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售價。然而,在強比價的場景下,這些賣家可能會面臨“一漲價就死”的困境。
相比之下,有兩類賣家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
一類是資深賣家,他們在亞馬遜等平臺上經營多年,在流量紅利期內就占據了有利位置,同時挾著較大的單量,與上游供應鏈形成了良好的議價權,可以將上升的成本全部或者部分傳遞給工廠。此外,他們在亞馬遜等平臺上已經維持了較大的利潤空間,因此,新增關稅成本,可以自行消化。
另一類是銷售有附加值、有差異化、有品牌溢價商品的賣家。 這類賣家不僅享受差異化和品牌帶來的溢價,同時也享受了較低的流量費用——大量顧客通過“品牌詞”或者“品牌詞+通用關鍵詞”直接搜索,這類賣家無需投放大量的廣告,就有較好的流量和轉化率、在這種情況下,新增的20%關稅成本,也完全可以自己消化。
總體而言,在亞馬遜的經營場景里,新增的關稅成本,在平臺傭金、廣告費、倉儲費、配送費等成本項下的占比,其實相對較小,很多賣家依然可以扛住這一波壓力。
特朗普加稅的目的,是為了讓“制造業回歸美國”,因此,一些出口商和跨境電商公司不得不順著特朗普的思路來應對這場加稅危機。
例如,來自中國香港地區的手機保護殼制造商Casetify,從去年開始就在美國建立了打印制作設施。據業內認識透露,特朗普宣布加稅之后,Casetify迅速行動,先將大量空白手機保護殼運往美國,然后在那里進行打印制作。
Casetify的手機殼以獨特的設計款式和絢麗的色彩著稱,它在國內生產的空白手機殼,價值較低,可以用更低的關稅進入美國,然后在美國打印后,迅速提升附加值,一個殼子動輒賣出70+美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Casetify的做法,有一定的意義。
也有一些出口商考慮將生產制造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然后迂回出口到美國,以享受更低的關稅。然而,特朗普不僅針對中國加征關稅,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也加征關稅,什么時候輪到東南亞國家,尚不可知。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開始嚴查“洗產地”的進口商品,如果發現迂回第三國進口的,或將施以重罰。
歸根結底,能夠抵御關稅沖擊的動作,是做差異化、品牌化和多渠道化。
“白牌+標品”賣家,是這一輪加稅的最受傷者, 例如諸暨的李天銷售襪子,其款式、功能、材質與同行無異,拼的就是價格,只要關稅、物流、材料等成本項中的一項稍有風吹草動,就將成為難以承受之重,直接喪失了一個市場。
因此,能做品牌,就做品牌,不能做品牌,就要盡量做差異化。 例如,一家主打動畫IP延伸產品的出口商就沒有受到加稅的影響,他們的產品很難找到替代品,因此新增的關稅成本,該公司拒絕承擔,完全由美國采購商承擔。又比如,安克創新在面對關稅增加時,可以比較從容,因為它最有足夠的品牌溢價空間來抵消這一新增成本。
當然,做差異化、品牌化, 是一條艱難的窄路,但走通了窄路,未來的道路才會越來越寬。
容易的事,人人都會做,只要稍微有點利潤,就有一窩蜂的競爭者加入,最終陷入了人人無利潤或者僅賺“社會工資”的境地,因此,要走窄路,耶穌就勸告眾人“要努力進窄門”,差不多就是這條“正確而難”的路。
此外,進行線上、線下多渠道布局,也是抵御關稅成本上升風險另外一條道路。
在亞馬遜、eBay、Temu等貨架平臺上,所有商品被羅列在同一個頁面里,是一個很強的比價場景,而商超等線下渠道的比價場景較弱,往往可以維持一個較高的利潤空間。此外,許多線下商超為了確保供應穩定,往往會主動分擔部分上漲的成本,例如,一些供應商就與商超約定,如果關稅上漲超過了某個百分比,采購價格就隨之上浮一定百分比。這樣一來,就可以抵消成本變化的風險
安克創新、添可、石頭科技等,就走出了一條“線上+線下”多渠道模式。
目前,安克創新已經導入了沃爾瑪、百思買、塔吉特、Costco等大型零售商的門店,且營收額達到了幾十億元并逐年上升。同樣地,添可在廣泛布局亞馬遜各大站點的同時,也入駐Home Depot、山姆會員店、塔吉特、沃爾瑪等商超。
雖然加關稅給我們的出口商和賣家帶來陣痛,但是跨境生意的本質不會改變。我們國家具有完善的供應鏈,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且在許多產品的工藝、制造等方面,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例如,美國一家銷售真絲睡衣企業,在新增關稅之后,一套售價300美元的真絲睡衣不得不漲價15美元。該企業也曾想從斯里蘭卡、印度、韓國和泰國找到替代品,然而“好的機器、好的專業知識、以合適價格生產出優質商品的能力都在中國 ”(美國企業主語)。
總體說來,本輪關稅增加之后,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依然還在,跨境生意的本質不會改變。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