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強東:京東國際化五年干不成
6月18日消息,在昨晚面向媒體的分享會上,劉強東表示,京東接下來可能要花5年時間,針對1000個品牌做合規、當地認證,再花5年才能把1000個品牌帶到海外,“京東這種模式從來沒法比快,一干就得干10年20年才能成功,最后才能讓歐美本地的消費者接受中國的品牌,接受一個中國的零售平臺。”
劉強東表示,京東戰略與亞馬遜不同,如果京東跟亞馬遜做的一模一樣,跟亞馬遜相比,京東沒有任何優勢。
目前,京東在國際上初期簽訂了1000個中國品牌,定義是讓中國這1000個品牌成功,京東就成功了。“這1000個品牌亞馬遜也沒有,當地的零售商也沒有。如果我們賣的貨都跟亞馬遜一樣,全都是本地的歐美的品牌,京東真的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2、拼多多為優質商家開放申訴二次審核權益
為了提升商家的經營體驗,拼多多為優質商家開放申訴二次審核權益。若商家對首次申訴結果存在異議(例如證據未被充分采納,訂單情況發生變化等),可以通過復議補充材料或說明,爭取更公正的結果。上述權益會逐步對金選好店、優選好店、新商家開放。
3、Temu全托管模式7月底重返美國市場
在中美貿易協議框架達成一致后,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即將重啟美國站全托管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Temu計劃在7月底恢復從中國直發美國的全托管模式,同時繼續推進半托管及本地倉業務布局。 此前受T86關稅政策影響,Temu暫停了中國直發業務,轉而使用美國前置倉備貨。目前Temu已在德國、波蘭試水半托管本地倉模式,采用自營倉庫運營。業內人士分析,Temu北美市場恢復較慢,主要因用戶召回成本較高,需等待政策穩定。 此次全托管業務回歸顯示Temu對北美市場的戰略調整,但長期來看,半托管和本地化運營仍是其全球化布局的核心方向。隨著業務模式多元化,Temu正加速構建更具彈性的跨境供應鏈體系。
4、TikTok將收取0.5英鎊賣家自發貨服務費
TikTok將在2025年7月15日啟用新的“賣家自發貨服務費”,每筆訂單將收取0.5英鎊(含增值稅)。該費用僅適用于通過“賣家自發貨”模式處理的訂單,而采用TikTok履約(FBT)和平臺發貨的訂單則不收取此費用,因為這些服務的相關成本已包括在內。
5、越南擬調整跨境電商稅收政策,小額進口商品或不再免稅
據外媒報道,近日越南財政部正就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管理新規征求意見,擬對價值100萬越南盾(約42美元)以下的小額訂單免征進口稅,同時規定個人/企業每年跨境網購限額為4800萬越南盾(約2000美元)。但工貿部持反對意見,認為免稅政策將導致廉價進口商品泛濫,沖擊本土制造業。數據顯示,2024年越南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達3.24億件,銷售額14.2萬億越南盾(約6億美元),同比增長38%。目前約50%的電商訂單為20萬越南盾(約8.5美元)以下的低價商品,日均約有400-500萬件小額包裹從中國發往越南。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