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推廣平臺近期新增十項關鍵數據指標,這些指標為商家提供了更精準的評估工具和優化依據。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這十項指標的含義、應用場景及基于數據的優化策略,幫助您提升推廣效果。
拼多多新增的十項數據指標主要集中在結算數據和退單數據兩個維度,讓我們逐一解析:
結算數據維度
1.結算金額:計算公式為“總交易額-退款交易額”,這與商家的實得收入口徑非常接近。對于存在部分退款的訂單,結算金額僅剔除對應的退款金額。
2.結算筆數:計算公式為“成交筆數-退單筆數”。若訂單存在部分退款,該筆訂單不會計入退單筆數。
3.交易額結算率:這一指標反映了實際結算金額占總交易額的比例,幫助商家了解因退款等因素導致的收入損失情況。
4.訂單結算率:體現實際結算訂單數占總成交訂單數的比例,衡量訂單完成的健康度。
5.結算訂單成本:即“成交花費/結算筆數”,表示每成交一筆結算訂單的平均花費。
6.結算投產比:這是基于結算金額計算的投入產出比,更真實地反映推廣的實際回報情況。
退單數據維度
1.退單率:指推廣的退單筆數占推廣的全部成交筆數的比例。退單指的是成交訂單中從下單日起未來30日內產生的退單。
2.退款率:商家推廣的退款金額占推廣的全部成交金額的比例。
3.退單豁免率:豁免退單筆數占全部退單筆數的比例,讓商家直觀感受平臺的減免力度。
4.退款豁免率:豁免退款金額占全部退款金額的比例。
豁免包括四種類型:開啟凈成交系統直接計費減免;開啟凈成交系統紅包返還;普通紅包返還;申訴紅包返還。
新增數據指標大幅提升了推廣的可見性,特別是退款相關數據的透明化讓商家能夠精準定位問題。
1. 識別高價值產品與渠道
基于新數據指標,商家需要重新評估產品組合和推廣策略。對于那些??退款率較低、結算金額較高??的產品或推廣方式,可以加大投入;而那些雖然成交筆數多但結算筆數少(即退款率高)的產品或渠道則可能需要調整或淘汰。
實例:商家可能會發現,雖然某個低價產品帶來了大量訂單,但高退款率使其實際結算金額很低,反而浪費了推廣費用;而某個中高價產品雖然訂單量較少,但低退款率使其實際結算金額更高,推廣效率更好。
2. 精準監控推廣健康狀況
新增的“退單率”和“退款率”指標幫助商家實時監控推廣活動的健康狀況,而“退單豁免率”和“退款豁免率”則可以讓商家清晰了解平臺的減免力度。
這些數據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評估體系,使商家能夠區分問題來源,基于這些洞察,商家可以有針對性地優化推廣環節,而不是盲目調整。
3. 優化出價策略與推廣占比
除了新指標外,商家在推廣過程中還應關注一些傳統但重要的數據:
•推廣曝光占比:一般不會顯示在常規頁面,而是位于推廣報表中的“推廣占比”選項。25%的推廣曝光占比可以作為衡量推廣是否具備權重的指標,達到35%則比較優秀。如果超過50%,極有可能是由于商品講解視頻的影響。
•發貨前退款率:這通常是因為平臺判定出價不足,會在前期匹配大量的泛流量促使訂單生成。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嘗試提高推廣出價;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就考慮更換鏈接。
•出價策略:在推廣初期,需要探索合適的出價方式。可以按照平均毛利和平均投產的0.7倍、1倍、1.2倍進行嘗試。起始階段通常先按照平均毛利或投產比的1倍出價,根據效果調整。
退款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結算金額和推廣ROI,以下是一些降低退款率的有效方法:
1.寶貝描述必須標準??:做好與產品相關的描述,不能夸大其詞,主圖要有放大功能和細節圖。
2.積極主動溝通:出現問題及時和客戶聯系溝通,滿足客戶的合理需求,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避免客戶申請平臺介入。
3.嚴控商品品質:加強質量質檢,拒絕質量問題。若買家收到的貨物和預期的相差太大,勢必會增加店鋪的退款率。
4.消除客戶誤會:及時向客戶了解具體情況,并對誤會做出說明,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客戶因誤會而投訴。
拼多多新增的十項數據指標為商家提供了更精細化的運營工具,特別是在結算和退款維度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
通過理解和應用這些指標,商家可以更加精準地評估推廣效果,優化產品組合和推廣策略,最終提高整體推廣效率和收益。
關鍵在于:將關注點從傳統的“成交數據”轉向“結算數據”,因為只有實際結算的訂單才是真正的收入來源。
基于數據驅動的決策,讓每一分推廣花費都產生最大價值,這是在電商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保持優勢的關鍵。
跨境運營卡難題?「甩手跨境工具箱」標簽合成、圖生視頻、財務統計一鍵搞定,0 經驗也能省心當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