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美優品、京東等眾多知名電商平臺被爆關出售假貨,并涉嫌知假售假,這不僅讓京東和聚美優品這兩家上市公司很受傷,而且讓電商行業遭遇信任危機。對此京東和聚美優品都宣布關閉第三方售假平臺并將提供無條件退貨,把責任推給第三方平臺來逃避自己的責任,這是一種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京東、聚美優品等知名電商的出現,不僅是資本運作的結果,更是電子商務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是因為這些電商平臺的信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很多消費者都是沖著這些知名電商的名氣而選擇在那消費,如果這些電商一味的推卸自己的責任,傷害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心,損害的還有這些電商積累起來的信譽。
電子商務的出現,方便了很多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而且價格也相對的實惠,但是產品的質量卻一直難以得到保證。以前淘寶一直被稱為是假貨的天堂,馬云曾說過:“淘寶不生成假貨,是社會上生成假貨在淘寶上容易被發現而已,我沒有辦法把這個假貨打掉,因為我不是執法機構,我沒有辦法把他關到監獄里。”現在通過對第三方的監督和管理還有支付寶支付的方式已經大大的改善了淘寶售假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商平臺入駐的第三方商家可能達到上百萬的數量,對于第三方商家的監控也是非常困難的,京東在2014年以來就開始對平臺商品加大監控,一周抽查不少于三次,而且覆蓋全部品類。有律師認為,電商平臺不僅要加強對第三方商家的監管,而且出現第三方商家售假時,要明確賠償責任,避免因賠償帶來損失。
但是在京東和聚美優品出現售假事件后,雙方都沒有提到任何賠償的問題,該事件引起業內對于電商平臺在第三方商家售假事件中應當承擔怎樣的責任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