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會宣布了首批籌建的三家民營銀行,但是卻缺少了勢在必行要進軍民營銀行的阿里巴巴集團,此前呼聲最高的阿里巴巴為何卻錯過了首班車呢?銀監會表示沒有接到阿里巴巴集團的上報方案,所以審批不了。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俞勝法也證實了這個消息。目前阿里巴巴沒有提交申請的原因主要是要做純網絡銀行的模式,目前還沒有先例,籌建方案尚未成熟,在市場不太明朗和法律監管還處于真空的環境下,貿然的開展民營的網絡銀行存在著太多的風險,所以阿里放棄了這次的申報。
有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創辦純網絡銀行模式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首先阿里具有全面的網絡大數據,旗下的天貓、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有著巨大的生產和消費客戶群;在金融行業上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網絡金融經驗。相比于傳統銀行,網絡銀行則沒有地域的限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發展來自各地的業務,這也是阿里堅持做純網絡銀行的主要原因。而且網絡銀行的運行成本低,風險小,辦理業務方便快捷,這也是傳統銀行與之不能相比的。
不過阿里堅持要做純網絡銀行也給銀行監管出了一個難題,純網絡銀行在國內外都是沒有先例的,所以要求網絡監管必須突破現在的傳統監管體系,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要求,不能因為現在的銀行監管制度而把創新的純網絡銀行扼殺在搖籃里。在面對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相信未來的網絡銀行監管也會順應時代的變化而做出改革,完善相關的法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