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開啟了首次路演,為其美國上市做好鋪墊,此次阿里在美國上市資額最高可達243億美元,有望成為美股有史以來最大的IPO。龐大的阿里巴巴帝國在美國上市震撼了整條華爾街,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呢?在互聯網技術在國內興起時,就開始慢慢的形成一個電商生態(tài)系統,直到現在的發(fā)展壯大,衍生出了無數的“電商物種”,阿里巴巴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根據數據的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天貓電商平臺上有著2.79億的活躍消費者,擁有著800多萬的商家在此經營。這些商家還雇傭了約有1000萬的從業(yè)人員。淘寶和天貓在2013年創(chuàng)造了1.542萬億的交易總額,這個交易量是約為亞馬遜的兩倍,幾乎相當于芬蘭的經濟總量。2014年這個數據依然在高速增長,上半年的交易總額就達到了9310億,其中阿里巴巴的收入占了交易總額的3%。下半年才是電商的旺季,照這樣的勢頭發(fā)展2014年年交易總額超越2萬億已經不成問題。
淘寶天貓不僅在國內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擁戴,就連許多海外國家的消費者都為之瘋狂。全球速賣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個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在線交易平臺,被稱之為“國際版淘寶”。據天貓國際負責人介紹,使用全球速賣通購物的消費者巴西、俄羅斯和美國人占據了大部分,擁有著全世界每個國家的消費者,有數據顯示,全球90%的黑人消費者都是通過全球速賣通購買假發(fā),中國制造的假發(fā)每年通過這個平臺銷售一億美元。現在交易量增長最快的地區(qū)是戰(zhàn)亂的烏克蘭和博拉病毒肆虐的西非國家,在這些地區(qū)內有些家庭全家的消費品都是通過全球速賣通購買,快遞員則是“用生命在送快遞”。
說到快遞員可是電商息息相關的,電商行業(yè)催生出的一個重要職位013年,有14家快遞配送商在中國建立了1700多個配送中心、10萬多個配送站。95萬快遞人員已經為淘寶送出了50億個包裹——這還只是全國快遞總數的一半。
銀行是這個生態(tài)里經常被忽視的一個貢獻者。事實上從2003年開始,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國內外近200家銀行就開始進駐這個“電商星球”。2013年3月31日至2014年3月31日的財年里,支付寶完成網上支付額3.8萬億。對此,支付寶方面人士公開承認,沒有銀行在背后的支持就沒有第三方支付和電子商務在國內的發(fā)展。事實上,網上支付的發(fā)展也促進了銀行電子銀行業(yè)務的普及,2013年銀行中期業(yè)績報告顯示上市銀行的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過70%。
電商發(fā)展對金融的帶動遠遠不止銀行領域。圍繞消費者的退貨需求,中國保險公司研發(fā)了退貨運費險等一系列全新的險種。2013年“雙十一”,華泰保險一天就賣出了超過1億筆退貨運費險,一天保費達到幾千萬。
解析認為,這些數字僅僅統計了與阿里巴巴相伴而生的新興“電商物種”。從這個迅速繁殖和衍生的生物鏈上,可以看到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