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需要的是快速獲取信息+輕松獲取信息
快速獲取,即網速快,加載快,獲得信息快,我能看一眼就知道的東西不用看第二眼。
輕松獲取信息,就是我能點一下知道所有信息就不要讓我點第二下實現信息獲取。
我以前也在思考什么叫用戶體驗什么叫用戶反饋,其實說白了,就用戶懶,你怎么伺候他以及你反饋告訴他你怎么伺候了他這兩個事情。
你得詳情頁一直在說莫須有的東西逼著客戶去不停的拉拉拉,你覺得客戶喜歡么?你得東西那么多,我在使用移動流量或許信息加載還那么慢,我流量就那么多,你覺得我還樂意看么?
所以說詳情頁其實是為了伺候客戶信息獲取的,詳情頁的作用就是,客戶想知道啥你就告訴他啥,這就足夠了。
當然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天貓退出了詳情頁視頻功能,有幾個商家是在好好使用的?其實并沒有,但這東西說白了是利器,你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能點一下吧20000px的詳情頁信息全部獲取完了,而且覺得很很不錯,那自然對這個產品留下好印象,那我何必還需要看其他的東西?這個就好比是,你覺得看書有感覺還是聽說書有感覺?看書和聽收音機以及看電影你會選擇哪一個?答案估計不言而喻。
客戶的購買行為——需求是核心
需求購買
詳情頁并不能改變客戶的需求,需求是發自客戶本身的一種行為;做了一個簡單的客戶購買圖,當然實際的并不會這么簡單,但是基本代表了客戶的購買行為的大的方向性,以淘寶為例子:
一般來說客戶的購買行為就是有目的需要的逛淘寶和無目的需要的。
廣告投放一般是按照定向投放的來看待,目的性搜索其實和定向投放性質差不多,最終客戶都會選定自己有興趣的產品,然后依次點開多個,進行對比,然后決定購買。客戶在進行產品選擇的時候基本都是先看產品主圖,然后依次去對比產品價格,然后去研究產品評價及用戶反饋等等內容。有一個姑娘說的好,叫7分看款3分看運營,這話點出了一個消費者的購物心理。
7分看款其實就是客戶會對什么樣的產品感興趣,我們優先會選擇我們中意的產品,這個時候消費者獲知的信息只有產品款式和價格,只要合適,消費者就會去動搖購買,或者被種草(基本可以理解成被某款產品吸引住,魂都勾走了,一直惦記著,只是可能因為價格等其他因素暫時無法入手),即便這次不購買,那下一次客戶購買的可能性會更大。
所以一個好的款式其實第一眼消費者喜歡就已經基本給他的轉化率打上了一個基準值。轉化率的高低其實在選品的時候已經區分出來了。而詳情頁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扮演的角色,無非是更多角度的去給客戶展示產品的樣子,而不是去跟客戶傳達這東西有多牛逼。因為對于消費者而言,一件衣服就是一件衣服,大部分人關心的是款式價格和尺碼合身不合身,你在怎么去吹去說也脫離不了這是一件衣服這個概念,所以何必再這上面折騰?
另一種亂逛的人群在逛的時候看到某些感興趣的產品依舊不會成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于他對這個產品有沒有需求,即便價格再低,他沒有需要,他一樣不會購買。如果一個產品需求很必要,那他購買的可能性就很大,比如一個衛生巾對男性就沒有任何的購買吸引哪怕價格再低銷量再好,評價再好,當然如果你在軍訓的時候去兜售,估計還是可以賺一筆的(用過的人都說好)但是如果對于女性,即便你不降價,你依舊可以賣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