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現部分京東的商家違反法律法規、協議規則等,在報備和申訴環節提供虛假材料或信息,嚴重擾亂平臺經營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干擾正規商家的正常經營。
涉及的材料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業資質(如:企業營業資質、一般納稅人資質)、品牌資質(如:品牌授權書、品牌商標注冊證)、特殊行業經營許可資質(如:食品經營許可證、圖書經營許可證)、咚咚聊天記錄等。
京東嚴禁商家提供虛假材料或信息等違規行為,一旦發現此類問題,京東有權根據法律法規、協議、規則等,依據違規類型及違規情節采取扣除違約金、限制提報營銷活動、限制創建商品、禁止上架待售商品、店鋪商品搜索降權停用相關品牌或類目、執行店鋪清退等相關措施。此外,京東保留進一步采取法律措施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嚴重違規案例1:
商家在品牌資質審核環節,提供偽造的授權證明,京東向品牌方核實后確認商家偽造品牌授權書,已根據協議、規則等對商家采取扣除違約金20000元、限制提報營銷活動14日、限制創建商品14日、禁止上架待售商品14日、減少店鋪曝光14日、停用相應品牌等處置措施。
嚴重違規案例2:
商家在不合理差評申訴環節,提供偽造的咚咚聊天記錄,京東在審核過程中發現,消費者并沒有在相應時間發送給商家相應消息的記錄,核實商家提供虛假材料或信息,已根據協議、規則等對商家采取扣除違約金10000元、限制提報營銷活動7日、限制創建商品7日、禁止上架待售商品7日、減少店鋪曝光3日等處置措施。
在此也提醒廣大商家朋友合規經營,在報備和申訴環節提供真實且符合平臺規則的材料或信息,避免出現違規行為。
以上為本次甩手關于京東商家提供虛假材料或信息治理公告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商家能有所幫助!
更多推薦:
心中有規,才能經營有道。無論是店鋪運營老手,還是運營新人,店鋪入駐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平臺規則,只有在熟悉規則之后,才能更好的避免不規范、不合理的行為出現,甚至能獲得平臺激勵。本次就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京東的...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