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飛速發展的十幾年,成就了無數的神話,多少人一夜暴富,各種上市和首富的標簽也是層出不窮,從淘寶到天貓,然后京東的崛起,凡客的沒落,唯品會的爆發;可謂高潮迭起。
淘寶從免費入駐,吸引了無數人,再到天貓的正品,京東的物流,精彩連連啊!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些數不盡的商家,帶著希望的曙光開始大刀闊斧的入駐電商行業;可是結局都無疑再給各大平臺添磚加瓦。
有成功的,那么就肯定有失敗的;接下來我就來說下我這么多年見到過和接觸過的失敗原因:
1:無方向的大頭蒼蠅
道聽途說的認為這是個新興行業,既可以有自己的支配時間,又可以做做小生意,說不定那天運氣好,就爆發了,大賺一筆;于是興致勃勃的開了個淘寶店,從阿里巴巴或者市場隨便找了點貨就上架了,坐等賣掉;當發現賣不掉的時候,就只知道找人問,淘寶店怎么做啊?怎么有銷量啊?等等問題。。。這類人通常我稱呼為煞筆。
不說你對這個行業了不了解的問題了,首先,你自己有沒有認真去做過?就說產品破零吧;你有去試過各大論壇發帖嗎?你有試過和朋友推廣嗎?有去了解過淘寶搜索排序規則嗎?去研究過直通車嗎?
做了這么多年電商,我最煩的也就是這個問題,每次有同學來問我:老濕,直通車怎么做啊? 然后一打聽,我去,連淘寶大學的直通車基礎課程都沒學過,基礎操作都不會; 我去尼瑪,我當時都想暴走了;這讓我咋說?誰能用一段話,或者一天時間能解決這問題,我馬上跪舔;
我多么希望你問的是:老濕,這個關鍵詞最近質量分一直上不去,我有試過XX方式,能不能幫我看下?
還有類目搜索排序啊,各類問題,我就不舉例了,做平臺類的,我還是建議,你一定要無比的熟悉基礎問題;類似與直通車,鉆展,類目,搜索這類東西,都是很多個基礎操作疊加到一起后產生的一系列操作,被你們說成大神的,他們有一個學習的心,他們把基礎了解的很透徹,然后用多個基礎組成一個一個的技巧;從而完成一個非常牛的運作;
一定要掌握原理;
2:自毀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以前自己創業,很成功,可是后面卻又失敗了;無疑,我也是其中一個;我給說下問題吧;
這些人很聰明,也很蠢;第一次創業的時候,非常非常認真,做的也非常非常好,等有了一定成績之后,就開始自大,自我放縱,所謂夜夜笙歌;認為自己現在牛了,有錢了,生意放一邊不管了,天天歌舞升平,或者沉迷游戲,我認識的人里,十個成功的男人里面有9個外面特么有包養的情婦;還有的那種,一個合作的客戶來了,一起合作過也就幾萬的生意,結果就找到借口出去喝酒吃飯,一晚上消費好幾萬;這還是我親身經歷,話說有一年我陪一個做檔口的朋友去供貨商那邊,前面也就拿了不到1W的貨,結果當天晚上又是吃飯,又是KTV(那種至尊包,最低消費都上千的,還要喊陪酒的500/人)結果當天消費了接近3W;
還有一類人,就是沉迷到網絡游戲里了,我一個小哥們最近每次來找我談事情,還沒說兩句,擼上了,我去。。。。。
這種情況,試問自身都控制不好,如何維持發展?
3:線下工廠入駐型
很多線下的工廠做的好好的,看分銷的做好了,于是就準備也入駐;初衷是好的,但是你們知道他們的思維是啥嗎?????
尼瑪他們的思維就是:老子有錢,給我砸,老子要做品牌;給我砸100W,下周要看到效果;
我很誠實的說一句,線下的這批工廠吧,你們還是安安心心的去生產吧;還能賺錢;
這些老板的思維已經被固定了,電商是個周期的東西,而且需要的東西遠比你做加工惡心的多;
這里需要你有睿智的思維,長久的眼光,以及一個淡定的心態,還有就是團隊的發展;而且本身來說,工廠就容易唄自身產品給控制住,沒辦法跟住市場,人家上新一大批,你還在賣你的老貨,你可能會火一下,但是你不可能會一直活下去;形形色色的問題太多,我亂到整理不出來;
4:線下品牌
這類就好玩了,他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產品,有錢,有團隊,看上去好像成功因素必備了;但是有些就是做不起來;知道為什么嗎?
原因就很逗了,他們把線下的售后思維搬到線上了,就特么這么簡單;唄線下倉庫體系給綁死了,最后動態哪個**的掉;比如:阿迪,耐克,特步,美邦。。。。哈哈,當然他們當年也被假貨一直困擾;現在也就是靠著線下的知名度來做線上,話說如果你不是很早就知道這品牌,以及到你不知道買什么的時候,你會選擇去這些個品牌店嗎?估計都不記得有這么個品牌了吧?還好他們還有扶持。。。
5:產品供應鏈跟不上,掉進了拼價坑
這類商家,多出現于市場聚集地,類似廣州沙河,杭州四季青,常熟招商城等地。他們喜歡拿市場拍好的產品,拿低端的貨跑量;一味的競爭價格;賺點快錢,質量差,評分低,做死一個換一個店;不死都不正常;
我姐夫以前也是這種的商家,最近我就開始讓他做點小變動,最少區別于市場,能賣的出價;
于是我姐夫很愉快的和我達成了合作,來找我拍照了;都是市場款,他能多賣十幾塊;想想也是醉了;
6:視覺跟不上
視覺跟不上,也就意味著點擊率低,轉化率差;人家花100塊引入200流量,你引入50,人家轉化5%,你只有2%;怎么比?
7:不會管理型
基本這類老板都很讓人無語吧;一個人產生的價值不能和工資成正比的摳門型的;還有一個人的價值遠遠沒有達到工資的比例;(老板,收了我吧,我會吃會睡,一個月給個幾萬塊就好;)還有就是自認為是老板,所以不聽取意見獨裁的;急功近利,我招聘你來,你就必須在什么時間給我達到一個什么標準的;(這個時間段比較短)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公司內部矛盾不止,人員流失嚴重;
人家都在說怎么怎么成功的例子,我們就從反面來吸取失敗的教訓,成功的前提就是不走歪路,不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