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年中促銷活動即將到來,一場電商價格戰即將打響,就在昨日,天貓商城宣布聯合超過2萬商戶啟動2015年年中促銷活動,活動時間將持續一個月。據了解,天貓和商家將會在活動期間投入1億紅包以及商品2億元的讓利。
天貓國際經理劉鵬在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全球化仍然是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發展的重點,“天貓國際對跨境電商業務會有三大策略,我們會打造全球的供應鏈,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零售商入駐天貓國際。同時也會進行全品類的整合。另外,我們會加大深化全球直采,同時和其他國家政府來進行合作,大力推廣國家館業務。”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國內許多電商平臺也在尋求跨境業務的拓展,隨著國家政策對跨境電商的扶持,京東商城、亞馬遜、網易考拉等平臺紛紛將該業務作為增長重點,并在母嬰、化妝品等標準品領域展開新一輪的價格戰。
有業內相關人士認為,“燒錢”大戰在電商行業由來已久,在競爭最為激烈的3C跨境零售毛利已不到10%。未來兩到三年跨境電商將面臨行業洗牌的局面,天貓、京東之類的大平臺也會通過品牌化路線擺脫價格戰的困局。
在國內海淘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有相關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族”人數將達3560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下,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將母嬰用品作為撬動用戶的杠桿。在全球供應鏈整合上,阿里巴巴則通過全球投資不斷布局落地。
日前,阿里巴巴投資了美國母嬰電商Zulily,該平臺已成為繼亞馬遜和OldNavy之后,第三家年營業額突破10億美元的美國電商。在此次年中大促中,天貓國際將在母嬰、化妝品、保健品等重點進口全品類逐漸實現全球供應鏈整合。除了天貓、京東等平臺圍繞紙尿布、奶粉等標準品展開價格大戰,網易考拉、蜜芽寶貝、蜜淘等垂直類母嬰平臺也希望借此分一杯羹。
毋庸置疑,跨境電商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與國家政策扶持、保稅區制度密不可分。5月24日,財政部網站消息稱,自6月1日起,中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
有業內人士擔憂,關稅的降低或將使跨境電商失去原有的價格優勢。不過,以上進口日用消費品在國內的零售價格是否會下降,降幅有多大,還是未知數。此外,近有消息稱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調高跨境電商行郵稅率,以促進跨境電商規范化發展。這一新政或許讓尚未盈利的電商平臺的利潤空間變得更小。
有相關人士認為,調整消費品關稅有利于民生的發展,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更加實惠的商品,即使上調跨境電商的行郵稅,其20%多的稅率也依然會比一般貿易稅率要低,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對跨境電商照成太大的影響,也不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漲。但是新政策的出臺會促使平臺向品牌化邁進,一些中小平臺將很難與天貓、京東這些巨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