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上有消息傳出,天貓在端午節期間成立了清退小組,并開始制定清退中小商家的規則。對此天貓給出回應,這只是對一些商家進行考核,并非要清退商家。有資深的業內人士指出,自從優質天貓、萬能淘寶口號提出后,天貓的中小賣家逐漸被淘汰已經或被引導進入淘寶平臺的事實幾成定局。
天貓清退傳言甚囂塵上
今年被稱為阿里巴巴電商的回歸之年,行癲總管天貓、淘寶、聚劃算三大平臺之后,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一位女裝商家認為,這次清退商家和嚴打**還是有一定關系,但只是走形式,并不能將所有**的商家清退,尤其是銷量巨大的商家。
但有消息人士透露,這次清退商家和天貓此前嚴打**并無本質關系,這次主要是為了清除一批銷量差、運營差的商家,從而將更多流量導入給優質商家。“這是為了優化市場而進行的清退,和違規清退性質不同。”
“天貓此次清退行動針對全部商家,各個大類目已經分別成立了清退小組。”消息人士表示,該行動應該是負責各個類目的天貓小二進行主導。“未來底層的中小賣家在各類目中只能占到30%到45%。”
在天貓成立清退小組這一傳言擴散之時,有不少天貓店鋪反映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店鋪流量就出現了嚴重下滑的現象,而且排查各種因素,也沒找到真正的原因。同時,有進行虛假交易的店鋪發現,越**、店鋪的綜合排名反而更低。
有商家認為,這是天貓嚴打**、強調服務、千人千面權重增加、官方活動和直通車等付費推廣計入搜索等一系列的政策所導致的。該商家說,這是天貓有意讓做不下去的商家及早出局,其實有利于運營能力較強的商家。“天貓這些做法很正常,為優質商家提供更多的流量和發展空間。”
天貓官方澄清只是“考核”
據了解,天貓官方將于近日公布對商家的新政策,屆時會有具體的說明,詳細信息暫時還不便公開。但事實上,從今年年初天貓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入駐門檻、建立競爭壁壘。今年3月份,天貓關閉了商家自主申請入駐的端口,開始定向招商,大大縮緊了商家入口。6月份,天貓又在醞釀為優質商家進行打標,在天貓上嘗試“金牌賣家”的模式,進一步對商家進行分層。
而此次傳言出現了“清退”這一敏感字眼,讓眾多業內人士不禁聯想起2011年的“十月圍城”事件。當時淘寶商城期望走品質路線,突然大幅提升保證金和技術服務費用,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商城的準入門檻。這種行為引發了中小賣家的嚴重不滿,以至于造成圍攻網店巨頭、到淘寶商城拉橫幅抗議等行為,最終在商務部的深度介入下,此事才得以平息。
對此,此次天貓在轉型升級時,如何避免商家敏感的神經線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否則再次出現類似“十月圍城”事件影響也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