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就算再便宜的東西也有成本的呢。話說那是騙取買家的信息的。這種很便宜的東西,我不會跟風的,誰都不是傻子。木有那么好的事,拍了也是讓申請退款的,還不如不折騰呢。當做笑話看看吧。不羨慕的。”
“這些網上大喊“白菜”的網店:先是將自家的商品降至“白菜”。有的“白菜”價先是1元,累計到高銷量后,再抬高為原價,通過銷量獲得流量;甚至有的“白菜”價1元到底,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去騙買家信息去的。
這些無良商家肆無忌憚滴亂搞低價銷售,搞亂市場價格,擾亂市場秩序,讓一些原本規矩經營的賣家情何以堪!”
“每個商業行為背后一定有它的利益訴求。而置誠信與誠實于不顧,利用折扣工具發布超低折扣的商品白菜價的背后,并非所謂的單純追求沖銷量,甚至上演了騙取買家信息等不端商業行為。當皮鞋都白菜價了,你還有啥奔頭?白菜價傷不起!”一些網友如是說。
其實真實的“白菜價”是可以有的,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白菜價”都是騙人的,欺騙買家的。
“白菜價”為什么會這么“火”呢,主要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貪婪、貪圖小便宜、還有從眾心理
目前欺騙的“白菜價”的目的應該3條,這是小編個人的猜想
1、利用淘寶的10天自動確實收貨,而“薄利多銷”發一筆小財。(注:不發貨的哦)
2、因為價格只有1元或者2元,好多買家都是不在乎無所謂的,時間一長好多人都忘記了,這樣賣家就可以很短時間內累計成千上萬的銷量紀錄。
3、倒賣買家信息,拍下寶貝之后,買家的姓名、電話和地址,賣家就全部知道了
應該也會真實的“白菜價”的寶貝的。不過賣家會設置超低價促銷數量和時間限制。賣家為了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打造品牌產品,是可能會以“白菜價”在限定時間內促銷一定數量的寶貝的。
不過白菜價這個東西有真有假,虛虛實實的。對于像0信譽賣家來說,一件東西也賣不出去,自然是要賠錢賺信譽的了。**是不可能的,跟大的賣家無論信譽還是經驗都拼不過,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呀!對于一個0信譽的賣家來說,賣出去第一件商品就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不這樣白菜價,以后可能更是一件商品也賣不出去!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淘寶搜索規則導致的!銷量在搜索中占重要部分權重,商家為爭取更多自然流量而不得不鋌而走險。另外,導致這種行為是淘寶買家跟風嚴重,銷量在消費者心中也占很重要判別產品好壞的條件之一?,F在的銷量是下單付款就形成數字,那么淘寶是否可以考慮交易成功收獲后呢?或者只認定評價數量作為銷量依據呢?具體的規則相信通過這等事件,淘寶也開始做相關方面的研究了!期待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