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與大家聊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近期來找我交流的商家在這方面反饋來的問題較多。
【感覺流量有上限,我開了直通車搜索流量就直接下滑了】
【直通車燒的肉疼,但不敢停,試過,停了之后店鋪搜索流量更少】
【不開車沒流量/沒開直通車之前還有點免費流量,開了之后感覺都是付費流量,直通車根本帶不起手淘流量的提升】……
如果你也有上述這樣的疑問,那么請認真閱讀此篇文章。
Q:直通車帶動搜索流量的邏輯是什么?
首先,影響搜索流量量級的因素有哪些?可分為兩類,一是店鋪數據,一是產品數據。
店鋪數據,信譽,消保,違規處罰扣分,好評率,售后退款率,層級,動銷率,DSR等等。
產品數據,類目屬性相關度,標題,圖片文案賣點,點擊率,轉化率,頁面停留時間,跳失率,收藏加購,銷量,新品標等等。
其次,明白直通車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一句話,直通車會對上述多項重要數據造成影響。
正向優化直通車,為店鋪產品引進精準的流量,改善了店鋪產品多項數據維度,自然會拉動搜索流量量級的提升。
那現在你知道,為什么開了直通車后有的店出現了搜索流量不升反降的現象嗎?
對了,就是直通車操作不到位使得數據維度發生了反向變化,比如轉化率下跌,退款率上漲,DSR由紅飄綠等等,拉低了搜索權重,從而導致搜索流量出現下滑。
因此,必須重視優化關鍵詞搜索權重,做起人群標簽的深度和寬度,萬萬不能天真的認為開了車搜索流量就會自動源源不斷了。
Q:怎么有效防止直通車流量與搜索流量之間產生沖突?
一般的,直通車不會與搜索產生沖突,除非直通車所用的關鍵詞卡位與搜索關鍵詞展示產品的位置相近。若是直通車的排名在搜索排名之前,再加上直通車所用的創意圖與產品主圖一致的話,就會很容易出現開車了但搜索流量不升反降的尷尬情況,因為買家早已在前面直通車的位置上看到過你的產品,搜索位再重復展示就自然不會去點擊查看了。
Q:為什么有的詞在直通車里數據不好但在搜索里反饋不錯?
基本上,出現這個問題就跟關鍵詞使用的匹配方式有關系。在這舉個例子說下。
比如買“男士T恤”,我本意就是直接搜索“男士T恤”然后開始瀏覽相關產品,但輸入之后下拉框推給我“男士長袖T恤,男士秋季T恤,男式長袖T恤純棉 品牌”等等這些關鍵詞,于是我點了“男式長袖T恤純棉 品牌”開始瀏覽產品并下單轉化。
在我做搜索的過程中,本意和真實搜索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我的需求點變得更加明確了。若是你的直通車只做了“男士T恤”精準匹配,那么就等于擋掉了“男式長袖T恤純棉 品牌”等很多碎片流量,從而失去了此次轉化的機會。
關鍵詞匹配方式這,不是說就得一直精準或者一直廣泛,要不同的詞用不同的匹配方式,并且這個匹配方式要依據后期數據的反饋去做靈活調整。
Q:人群標簽這要怎么玩怎么強化才能正向提高搜索流量?
店鋪產品基礎不同,人群操作的側重點不同。比如,新店新品就應該先從屬性,標題這些基礎出發,老店老品就應該先找出你店鋪人群標簽占比最大的那個人群,然后將這個占比最大的人群標簽打到你店鋪內的產品上。
不知道什么樣的人群才是店鋪的優質人群?怎么去確定你的產品適合什么樣的人,你不能完全確認,只能根據店鋪的定位,產品的特性這些先確認一部分人群,但店鋪具體是什么人群更優質,就要去測試,就要去靠進店訪客,形成收藏加購,形成購買,這些生意參謀就能看到,什么消費能力什么年齡段的訪客轉化更好,這就是你店鋪的優質人群標簽。
只做系統人群不做自定義人群?系統人群大家都在做,若是你的產品在競爭上優勢不明顯,那你搶到的流量就少,數據維度就不好有大的提升,所以必須做自定義人群,自己組合二維人群來做精準測試,還能更好的強化產品標簽。
人群這么重要干脆低出價高溢價來操作好了?這個方法也是看賬戶情況的,如果賬戶的關鍵詞權重還沒有到位就用低出價高溢價來操作,那關鍵詞搜索流量少人群匹配范圍就小,你就是人群再高溢價拿到的數據也有限。操作一定要清楚核心,不能死卡一個點玩命優化。還有溢價不是隨意來的,一定要根據店鋪做的整體的定位,以及主要的針對的人群,來分別控制溢價的比例。
最后,店鋪想要茁壯成長,就需要既能拉到新客戶,又能穩住老客戶。老客戶的成本低,而且老客戶本身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標簽,多次回購就是在給店鋪產品打標加權。
Q:層級提高了搜索流量就上升了?
理論上,層級提高了,你店鋪能獲得的搜索流量天花板就提高了。注意這里說的是流量天花板提升,至于說你店鋪的搜索流量量級是不是會跟著有所提升,那就要看你的優化程度是不是到位了。
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抬高流量天花板就在提升層級這搞什么小動作。因為層級提升你店鋪產品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會跟著發生改變,而且對你店鋪產品各方面的要求門檻也會跟著提升,通過手段上位根基打的不穩,這份流量給你了你也承接不住,到頭來排名層級流量還是會往下掉的。
這么說吧,層級提高不一定會帶動搜索流量一起提升,但層級下降搜索流量一定會連帶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