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僅退款被拒后起訴網店被駁回
近日,#男子僅退款被拒后起訴網店被駁回#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讓眾多因“僅退款”而倍感壓力的商家們感到一絲寬慰。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雙11期間,重慶消費者劉先生在一家網店購買了兩塊硬盤,總價為2308.88元。
劉先生收到快遞后,發現硬盤有使用痕跡,其中一塊硬盤還有大量照片,不符合“0通電庫存盤”約定。
鑒于此,劉先生依據網店銷售頁面上“不滿意包退貨運費,退換無憂”的承諾,提出了“僅退款”申請。
但平臺在審核后,拒絕了劉先生“僅退款”的請求,轉而同意其退貨,并由網店承擔運費。原因在于平臺政策支持假貨僅退款,對于“以舊充新”的情況并不支持僅退款。
網店方面也表示,劉先生所購硬盤為正品國行庫存盤,因出貨量大導致誤發,并提出了免費換新或退貨的解決方案,運費由網店承擔。
但劉先生并不接受這些方案,而是選擇了提起訴訟,以網店存在欺詐行為要求網店“退一賠三”。
對此,網店經營者任女士答辯稱,案涉硬盤全新的銷售單價約2300元,但劉先生購買的2塊硬盤單價僅為1154元。
網店已告知客戶銷售的是2020年至2021年的庫存硬盤,所以銷售價格只有全新產品的一半。
此外,任女士還指出,劉先生在平臺介入后仍堅持“僅退款”不退貨,這一要求顯然不合理。
法院審理后認為,劉先生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網店存在欺詐行為。
而任女士辯稱因促銷期間出貨量較大而導致的誤發,且已事先告知劉先生銷售的是庫存盤、價格只有新產品的一半,其辯稱意見存在合理性。
因此,法院不支持劉先生“退一賠三”的訴求,一審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多家平臺調整僅退款規則
自去年“僅退款”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標配服務后,“僅退款”就成了不少商家們的噩夢。
在眾多“僅退款”案例中,雙方通過友好協調后達成“僅退款”,已經是一種相對和諧的解決方式了。
更常見的情況是,買賣雙方因各種原因無法自行和解,此時電商平臺作為第三方介入調解并作出裁決。
但部分商家認為,“僅退款”規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過度利用或誤判,導致他們承擔了不必要的損失。這也是該規則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
有的人甚至仗著平臺傾向消費者,以不合理甚至奇葩的理由申請“僅退款”,態度極其囂張,進一步加劇了商家的困擾。
“僅退款”制度的初衷無疑是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不良商家,但在實施過程中卻逐漸“走樣”,為“羊毛黨”提供了可乘之機。
同時也對電商生態造成了負面影響,如惡意退款頻發、商家利潤受損、營商環境惡化等。
面對這一現狀,淘寶在上線“僅退款”服務8個月后,率先提出“松綁”僅退款服務。
7月26日,淘寶征集關于“僅退款”優化的意見,并于8月9日開始逐步對僅退款政策進行調整,通過設置體驗分門檻、開放申訴通道、加強智能風控等措施,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為商家營造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經營環境。
淘天速遞公眾號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淘寶會取消“僅退款”,淘寶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僅退款短期看不會取消,因為它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重要防線。但是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降低誤判率,這個天平傾向任何一端,都會對另一部分群體造成權益損害。”
與此同時,拼多多也傳出將要優化僅退款規則的聲音,通過給予商家和消費者更多自主處置權,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和商家經營環境。
對此,有博主表示,已經收到了拼多多后臺的站內信,商家在36小時內駁回的僅退款平臺不會再做介入處理。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的電商平臺,跟進優化調整其僅退款政策。
8月9日,淘寶開始面向全體商家正式上線“僅退款”優化策略。官方數據顯示,該策略上線首周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得益于商家售后自主權的提升以及“僅退款”異常行為識別模型的升級,淘寶天貓全平臺對“已收到貨僅退款”場景的介入已減少20%。同時,不合理“僅退款”申請的數量也實現了銳減。
隨著淘寶一系列“僅退款”優化策略逐步落地,商家權益有望進一步得到進一步保障。
淘寶僅退款新規落地半月,商家仍訴苦不斷
目前,淘寶“僅退款”新規實施已經半月有余,新規在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方面確實展現出了一定成效。
然而在社交平臺上,仍有不少商家在抱怨“僅退款”服務。而且新推出的“僅退款”優化策略也沒改變部分商家閉店不干的想法。
近日,一名淘寶商家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抱怨稱,“4.8分要基本無中差評,無惡意退款理由,比如買家因為不想出運費特地選商品質量問題,48h內發貨(且攬收產生物流 ),考核客服回復時間8:00-23:00,對于小商家來說意味著全年輪軸轉無休,我真不知道到底誰能做到。”
這位商家所說的“4.8分”,就是淘寶僅退款新規中的店鋪綜合體驗分。
當店鋪的綜合體驗分≥4.8分,平臺不會主動介入支持收貨后的僅退款,而是鼓勵商家先與消費者進行協商。
這一規定意味著,只有商家的評分達到或超過4.8分,才能獲得更多的經營自主權。這對許多中小商家而言,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
店鋪綜合體驗分是通過綜合考量商家近30天內在“商品體驗”、“物流體驗”及“服務體驗”三大維度的表現,經加權計算得出的。
其中,“商品體驗”維度包括了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評率兩個指標。而首次品退率這一指標又飽受爭議。
首次品退,指的是消費者發起退款且首次原因為商品質量或品質相關的訂單。
這個指標的計算方式尤為嚴格,一旦訂單首次以品質相關原因申請退款,即便后續修改原因,仍會計入首次品質退款統計。
而大部分消費者在選擇退款理由時,首選的就是質量原因。
首次品退率降低,就會影響店鋪體驗分評分,這無疑增加了商家維持高評分的難度。
另外,物流體驗作為影響店鋪綜合體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樣受到了眾多淘寶商家的吐槽。
商家們反映,平臺在物流方面的考核標準過于嚴苛,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人性化考慮。
具體來說,商家們對于物流發貨時間的嚴格規定感到無奈,尤其是48小時發貨承諾,對于一些特殊商品或定制類產品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商家們希望平臺能夠根據不同商品類別和實際情況,制定更為合理的物流考核標準,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給商家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同時,商家們也指出了平臺在物流信息更新和異常處理方面的不足。一些商家反映,平臺在物流信息追蹤和異常判定上不夠智能,比如設置了72小時發貨,不管最后是不是48小時發貨,都屬于超過48小時。
今年以來,淘寶上已有多家擁有百萬粉絲的金冠店鋪相繼宣布閉店,比如少女凱拉、羅拉密碼、復古大爆炸等。
這一連串的倒閉事件,不僅讓業界震驚,也讓眾多商家感慨:“比價、僅退款等讓電商越來越難做,打不過就加入,加入不了就跑。”
而淘寶的僅退款新規對于那些已經“身負重傷”的店家來說,顯然只是杯水車薪。
未來,電商行業的發展必然趨向于構建一個更加均衡、和諧的生態環境,其中如何在保障消費者權益與捍衛商家合法權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電商平臺不可回避且必須深入探索的核心議題。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