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商家在經營的過程中,經常不小心踩坑違規,如何避免違規對店鋪經營產生影響?本次我們總結了濫發場景的三大高頻踩坑情形。請各位商家,自檢自查,避免違規。
一、夸大虛假宣傳
場景1 虛假宣傳醫療疾病功效
解讀:
虛假宣傳醫療疾病功效是指會員發布的商品并非藥品、醫療器械,商品信息中使用醫療、疾病癥狀用語,或者易使該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進行宣傳。
場景2廣告法極限詞
解讀:
廣告法極限詞是指會員發布的商品信息中,存在"最高、最低、最優"等最高級的夸大描述或使用了無法實現承諾或虛假的絕對化宣傳用詞。
常見處罰:
《廣告法》要求商家需客觀如實描述商品,如違反且被消費者投訴至工商部門會帶來高額工商罰款風險。同時平臺會根據情節輕重對商家進行刪除商品、下架商品、屏蔽店鋪、限制發布商品、限制商品發布數量、監管賬戶等處置措施。
正確做法:
1、商品如實描述:建議商家在編輯發布商品信息、編輯店鋪裝修區或淘寶門戶類頁面時,做到三不原則,不引用最高級描述或其他夸大宣傳描述;不虛假描述或夸大商品的真實效果或功用;不出現與自己店鋪信譽描述不符的信息。
2、及時有效整改:為了更好的保障商家,避免產生損失,平臺會不定期幫助商家進行商品描述排查。
*若您收到違規預警,建議立即登錄【賣家后臺】-【店鋪】-【店鋪體檢】–【商品合規工具】中查看,根據違規詳情提示的違規關鍵詞及時整改。
二、不當引流
場景1 類目錯放
解讀:
類目錯放是指商家發布的類目和實際的類目不一致,故意規避類目細則或不清楚自己的類目發錯類目,蹭其他品類流量的行為。
常見處罰:
被認定為“類目錯放”違規后,一般情況下刪除或限制發布,不能上新,或被屏蔽店鋪、被監管賬戶等。
正確做法:
1、選擇正確類目:發布商品時根據搜索出來的正確類目進行發布,或參考平臺競品類目歸屬,發布端圖片識別結果類目歸屬或相關類目規則要求選擇正確類目發布。
2、按需有效整改:為了更好的保障商家,避免產生損失,平臺會不定期幫助商家進行商品描述排查。
*若您收到違規預警,建議立即登錄【賣家后臺】-【店鋪】-【店鋪體檢】–【商品合規工具】中查看,根據違規詳情提示的違規關鍵詞及時整改。
場景2 sku低價引流解讀
sku低價引流是指商家為了騙取點擊率、流量,將不同性質/價格差距極大的SKU,放置在同一個寶貝鏈接中,利用高價或低價引流的濫發信息行為。利用SKU價格引流是指通過刻意規避淘寶網商品SKU設置規則。
常見處罰:
被認定為“類目錯放”違規后,一般情況下,商品會被下架,如果情形嚴重,商品會被刪除或限制發布,不能上新,或被屏蔽店鋪、被監管賬戶等。
正確做法:
1、正確發布SKU
①SKu的內容:發布的寶貝須遵循銷售屬性的本質內容,合理的范圍下自定義編輯。
②SKu的價格: SKU的最低價和最高價的價格差不可過大,否則有惡意引流的嫌疑。
2、避免出現SKU發布不規范:
SKU發布不規范指濫用SKU自定義,發布與寶貝規格、銷售屬性無關的SKU信息,請您在發布SKU時避免出現以下這些情形,以免被誤認為存在利用SKU價格引流行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況:
①各SKU價格相同,沒有區間價,但SKU的描述與屬性項無關;
②不同款式樣式放在一個寶貝鏈接里出售,不同套餐放在一個寶貝鏈接里出售;
③非標類商品的不同容量、不同材質、不同大小規格、不同長度尺寸放在一個寶貝鏈接里出售。
三、品牌不一致
解讀:
品牌不一致是指賣家出售的商品信息中,標題、屬性、商品描述或圖片中的品牌,存在不一致、不匹配的情況。
常見處罰:
被認定為“品牌不一致”違規后,一般情沉下,商品會被下架,如果情形嚴重,商品會被刪除或限制發布,或被屏蔽店鋪、被監管賬戶等。
正確做法:
1、定期自檢自查:及時關注規則頻道等發布的新增規則或規則調整公告,自檢自查商品標題、圖片、屬性區域、詳情描述等各環節的品牌信息是否保持一致。若售賣的是品牌商品的專用配件,建議標題描述清楚自有品牌名稱(如有)和適用的品牌、型號。
2、及時有效整改:關注體檢中心的處罰預警消息,對于店鋪內存在違規風險的商品及時根據提示進行修改,修改完后商品標題、圖片、詳情描述等各個環節的品牌指向需保持一致,且與屬性區域的品牌填寫保持一致,注意品牌屬性需填寫標準品牌。
以上為本次甩手關于一文讀懂淘寶濫發三大高頻踩坑場景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商家能有所幫助!
更多推薦: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規則,至于我們為什么要遵守規則賣家們應該心里清楚,遵守規則做好公民,平臺才會關照你,而且還能規范市場,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而且賣家還可以從規則中分析出淘寶...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