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大促的玩法越來越多,不僅消費者經常會錯過最優惠的購買方式,就連商家也常常會設置錯誤,但商家一旦出錯,很可能會給店鋪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這里就給商家講講天貓商家容易踩坑的高頻場景,并給出避免損失的建議。商家可要收藏好了。
踩坑場景一:延遲發貨風險
商家導致延遲發貨有以下幾種可能:
(1)倉庫的全流程能力,倉儲、物流操作、快遞運力、物料等等能力不足發不出貨。
(2)虛高庫存導致超賣發不出貨。
(3)過渡讓利造成錯賣發不出貨。
【建議】:商家必須根據真實庫存填寫,庫存不要虛高。另外商家可以通過【生意參謀-物流-指標監控】隨時關注店鋪物流進展狀態,避免因為物流原因導致延遲發貨。若是存在不可抗力的無法確保發貨的情況下,在訂單付款后的48小時內及時發起
延遲發貨報備,可避免自動賠付。
(2020雙十一發貨規則)
踩坑場景二:自營銷玩法不當
(1)未用官方營銷工具,發布免單、返現等營銷活動;
(2)發布不清晰、有歧義或無法兌現承諾的營銷活動信息。
【建議】:商家若是想要設置免單、返現等活動,一定要通過官方的營銷工具來進行設置促銷,這樣也是保證買賣雙方的基本權益。商家在做活動時,也需要在商品詳情頁等地方對活動介紹描述清楚,包括時間、門檻及發貨方式等。
踩坑場景三:活動優惠力度大但未設置限購
有些商家設置的平行滿減優惠力度太大未設置限購,還未開啟防黃牛服務,這樣很有可能會被某些用戶鉆空拍下大量訂單,導致店鋪竄貨、虛假交易等負面影響。
【建議】:商家可以采用商品ID設置限購,并且在營商保中開啟黃牛防控服務,務開啟后可以監交易行為,直接攔截黃牛訂單。
踩坑場景四:讓利過渡
商家參加大促,很可能會因為設置的優惠多、報名玩法多,多重疊加后自己都搞不清楚商品到手價會是多少。若是商家設置錯誤,導致讓利過度,很有可能會導致大額資損。
【建議】:商家可以使用營銷健康中心進行風險監控,系統識別到會自動提醒整改。所以商家一定要熟知平行式門檻計算規則,避免在大促是讓利過度。
踩坑場景五:直播超賣、私設預售
商家參加雙十一預售活動是需要報名的,要是商家無預售權限,但還是私自預售,是會觸及平臺規則。另外商家庫存實際上并沒有太多,可直播時仍然超賣,最后趕工來不及,容易存在發貨風險。
【建議】:商家和主播需要遵守平臺大促規則、發貨規則。不允許私自預售。并根據真實庫存填寫,不能虛高庫存。
踩坑場景六:直播口誤
在大促期間的直播間中有非常多商品,主播難免會出現混淆商品優惠規則,當主播在直播間發生口誤行為,容易發生消費者理解錯誤,引起大量消費者到店咨詢的情況。
【建議】:若是已經發生主播口誤的情況,需要盡快配置咨詢話術,明確告知消費者主播口誤事實及真實商品禮贈情況。并且聯系直播團隊,在直播間及粉絲群公布承認口誤事實,協商可以給到發起投訴用戶的安撫協商方案。避免進一步損失。
推薦閱讀: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