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交易糾紛相信是各個商家都不愿意遇到的,畢竟如果這個數值過高,是會影響店鋪運營的。不過大家要注意了,京東對交易糾紛率的計算進行了調整,如果你還不知道怎么計算的話,就別抱怨說店鋪受到影響了!
一、京東交易糾紛率計算公式
交易糾紛率=(流轉至商家的商責糾紛單量+流轉至商家的雙責糾紛單量-流轉至商家的申訴通過糾紛單量)/實際成交訂單量;
其中各個數據提取時間:
1、指標值數據:近30天(前5-前35天)內的交易糾紛率
數據展示路徑:
1)服務監控系統-京東售后監控-交易糾紛-考核KPI;
2)服務監控系統-考核指標-交易糾紛率。
2、排名率數據:近90天(前5-前95天)內的交易糾紛率排名;
數據展示路徑:服務監控系統-京東平臺風向標-平臺營銷活動-服務。
二、商家處理遵時率
商家未超時處理量:糾紛單介入前回復未超時、介入后舉證未超時、介入后執行未超時三種情況。(注:以糾紛單為單位計數,糾紛單存在多個超時狀態,只計1次)
指標值數據:近30天(前5-前35天)內的交易糾紛遵時率
數據展示路徑1:服務監控系統-售后監控-交易糾紛-考核KPI
對于交易糾紛訂單的處理,商家應明確告知客戶具體時效,不能出現“盡快”、“好的”等模糊時效的字眼,這樣是很容易讓客戶申請京東介入的!例子如下:
客戶:下單已經2天了,為什么還沒發貨?
錯誤回復:會盡快發出。
正確回復:已經通知快遞攬件,在今天24點前會發出,請耐心等待。
注:以糾紛單為單位計數,糾紛單存在多個超時狀態,只計1次!
在京東開店,商家都是需要主動去了解其變化,跟上平臺的腳步,才能讓店鋪發展得更好。所以各位商家一定要悉知以上關于京東交易糾紛率的最新計算調整,否則如果指標過高的話,自己的積分和業績都是會被影響的!